如果不是星空集團目前能夠賺錢的專案很多,之前的技術授權依然源源不斷給星空集團帶來各項收益,整個集團早就被拖垮了。哪還養的起這麼多人?王世子之前迫不及待的要將手中星空娛樂的股份賣給唐森,還不都是被沉重的資金壓力所逼?外界各種誇讚王世子都快成世界首富了,到目前為止都沒有購買自己的飛機,也只有王世子自己清楚,實在是沒錢才沒法買。每個月要還錢,還要保證目前的員工的待遇,這些都是壓力。
越是像現在這種情況,王世子越不願意降低員工的待遇,更不會選擇大規模無理由裁員。畢竟星空集團在世界範圍內也是焦點所在。
不然像他這樣成天需要飛來飛去的,有自己的飛機自然比租飛機要方便的多。
現在的情況就是世界上各大科技公司,都在用產品利潤中的一部分養著星空集團,星空集團則用這一部分利潤,一邊償還之前普特利島上各種建設,量子超腦,天梯建設所欠下的鉅額資金,一邊繼續支援這些燒錢的專案。
這種情況等到量子超腦技術正式推出資金壓力才能得到緩解,而直到太空城市正式建設成功對外招商後這種整個集團才能完全緩過勁來。
當天梯連線的小型太空城市聳立在人們視野範圍之內的那一天,必然會極大的刺激投資者的自信,到時候不但這些專案馬上就能為星空集團帶來不菲的利潤,到那個時候,王世子才算是對未來能夠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到時候尼爾斯的專案需要投入多少資金,王世子自然也不會在小氣。
所以王世子現在對於天梯計劃最為關心是可以理解的。
到了天梯計劃工程監控室內,透過天梯內無數的監控影片,跟機器人返回的影象,王世子很快便清楚的瞭解到了工程進度。現在天梯外部工程已經進行到了距離地面大概42公里的位置,已經穿過了對流層,插入到平流層中上層位置。不過現在已經沒有繼續向上空建設,因為最近普特利島上風比較大,尤其是對流層的高空位置,所以無數機器人正在按部就班的加固著天梯下方的建設,具體辦法就是用一種特殊材料的纜繩從每個經過精密計算的節點,繃直了直接拉到地底地基位置沿著天梯周邊早已經設計好的一百多個固定點。
這些纜繩將整個天梯繃的筆直,最大程度的免受氣流的影響,不然以天梯的高度,在高空中受氣流的影響就太大了。整個天梯總不可能左晃右晃中運作。那人跟無數精密材料就沒法透過天梯運輸了。
等到天梯上建成之後,正式跟太空城市對接,上端位置同樣要經過如此處理,以保證太空部分的天梯不會被太空垃圾執行中的太空垃圾撞上而出現任何損失。
別看這只是從地球上修建一個天梯插入太空,涉及到的各種力學問題,還要考慮普特利島周遭的氣候條件,各種可能遇到的問題都要提前找好預案,曾經的星空科技到處在世界各地租用超算中心,大部分計算能力都用在這首座天梯各項計算中去了。直到現在已經創造出的小型量子超腦還在不停的對這座天梯做著各種模擬模型,以保證遇到各種意外的情況下,都能保證天梯最後能夠達到最初的設計標準。之後就要簡單的多了,畢竟有了太空城市,從兩端同步建設的天梯可比修建這第一臺天梯要簡單許多。
在監控室裡大概瞭解了天梯的工程,然後隨後趕到的天梯計劃負責人又跟王世子大概將整個工程進度跟細節做了完整的彙報後,王世子便離開了天梯工程的監控中心。
只要天梯工程沒什麼問題,王世子就可以放大半的心了。當然,也不是說王世子看完天梯工程就沒有事情了。他的第三站直接去了普特利島上的遊戲部門。
本來普特利島上的遊戲部門應該是安排到京城的晶片、軟體研發中心的,遊戲跟系統自然是屬於軟體的一種,但在星空集團改組之前,遊戲部門便已經紮根在普特利島,再加上量子超腦的硬體跟系統研發都在普特利島上進行的,遊戲要完美的支援量子超腦系統,自然最好能跟系統部的研發人員隨時溝通,在加上這款遊戲還需要用到全新的硬體,所以即便集團改組進行的如火如荼,遊戲部門也沒有整體搬到京城那邊去。
京城那邊當然也要肩負一些遊戲開發任務,不過主要是在對於遊戲內部的一些細節方面的修飾上,整個遊戲的主構架、3D引擎等關鍵的設計還是在普特利島這邊的遊戲部門。
現在大型量子超腦即將完工,遊戲的研發也進入到收尾階段。等到這款遊戲正式上線後,整個遊戲部門也會按照集團改組的方案,將普特利島上的遊戲部門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