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部分(3 / 4)

小說:官道之步步高昇 作者:竹水冷

的跡象,顯出幾分暮冬的蕭瑟。

此情此景,一如楚天舒的心境。

在紀委監察二室主任梁宇軒的主持調查下,關於兩封匿名信終於有了一個正式的結論。經查實,信中的內容純屬子虛烏有,經權威技術鑑定,幾乎所有的圖片都是ps出來的。這場涉及到諸多官員的緋聞風波,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沸沸揚揚之後漸漸平息了下來。

新任市委書記朱敏文在市委常委會上推出了他上任以來的首次縣處級幹部的調整方案。

這個方案,朱敏文事先與常務副市長伊海濤、市委副書記郭鴻澤、市委常委副市長唐逸夫等人分別溝透過,拿到常委會上討論一下,無非就是走一個程式。

但是,召集市政府工作的伊海濤感覺有點不太爽。

對於黨群口的幹部調整,伊海濤很自覺,幾乎沒有參與任何的意見。

但是,朱敏文對市政府口的幹部調整中卻更多地聽取了唐逸夫的意見,最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原國資委副主任黃如山被安排進了市政府擔任了副秘書長兼辦公廳副主任。

現任秘書長年紀偏大,身體也不是太好,基本處於休養狀態,伊海濤的意見是安排他退休或者另外任用,但是,朱敏文以照顧老同志的情緒為由,讓這位秘書長佔著茅坑不拉屎,而聽從了唐逸夫的意見,把黃如山調進來主持日常工作。

黃如山是唐逸夫的人,伊海濤心知肚明,當時國資委主任關浩宇“被退休”時,唐逸夫就力薦黃如山,但時任市委書記郭子春選擇了簡若明,黃如山鬱鬱寡歡調出了國資委。

現在,唐逸夫說動了朱敏文,把黃如山調進政府辦公廳,等於是在伊海濤的身邊安插了一個探頭,伊海濤怎麼爽得起來?

伊海濤不爽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在幹部調整的醞釀過程中,他忽然感覺手頭上沒有太多的貼心人選可供推薦,而唐逸夫卻可以提出一大把的人選來供朱敏文挑選,這麼一來,在政府很多關鍵部門中都有唐逸夫的人。

人到用時方恨少啊!

伊海濤作為一名外來勢力,儘管擔任著常務副市長,但在青原市官場卻沒有根基,甚至除了王少磊之外,幾乎連一個信得過的得力人選都沒有。而唐逸夫是本土幹部,在青原市官場的根基,非常深厚。

這其實也是伊海濤急於破格提拔楚天舒的原因之一。

走到這一步,伊海濤不由得有些後悔,從省交通廳下派到青原市擔任常務副市長之後,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抓政府工作而疏忽了在青原抓自己的班底建設,原以為可以順理成章地接任市長一職,但是,在朱敏文改任市委書記之後,省裡不僅沒有明確伊海濤為代市長,連個主持工作的名分都沒給,只許了一個召集工作的名頭。

一詞之差,反映出其中難以琢磨的微妙啊。

不爽歸不爽,伊海濤還是得面對現實,畢竟朱敏文是名正言順的一把手,對於他提出的幹部調整方案,伊海濤給予了足夠的支援,他覺得在換屆選舉之前必須和朱敏文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越是可能存在變數,越要爭取朱敏文的支援。

大多時候,伊海濤在心裡構架的是未來的藍圖,目前的一切都可以隱忍。

官場要訣之一,就是要能忍。不管你是多大的官,總還有比你更大的。該忍的,忍得下去的你要忍,忍不下去你咬著牙齒也得忍。

伊海濤認為,自己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要在召集政府工作期間做出一些政績來,重點是把沿江大道商貿圈和江北開發區兩大政績工程抓出成效,他心裡非常清楚,市長名頭沒有扶正之前,還存在很大的變數。

省委常委組織部長林國棟來宣佈他召集工作就反覆叮囑過,一定要處理好市裡領導幹部之間的關係,尤其是市政府和市委之間的關係。

討論完幹部調整的方案,常委會的正式議程就算結束了,會場上的氣氛相對輕鬆。朱敏文隨口問了問大家還有什麼要說的,市委副書記郭鴻澤就通報了一下紀委監察二室對兩封匿名信的調查結論。

朱敏文聽完,十分嚴肅地說,看來幹部的選拔任用還是要嚴格堅持組織原則和程式,不能隨意破格提拔,否則,有可能會出現不必要的失誤。

他這麼說,暗指的就是楚天舒的任用問題,明擺著是不想讓伊海濤在會上重提破格提拔楚天舒的事。

對此,伊海濤沒有表態,其他人也都沒有說話,會場上的氣氛有點悶。

按照常規,普通科員三年方可升科級主任科員,科級主任科員滿三年方可升任副處級,副處級滿三年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