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王懶得回應兒子。
王府總管肖笠道出原因,柴涵亮也怒了,面目猙獰道:“父王,就是這個沈浩沈志澤,當眾打死周奎,羞辱孩兒。”
“用不了多久,新賬舊賬,本王會與他們一併了結!”脾氣暴戾的康王呲目欲裂,起了殺心。
這時,一名內侍跑來,稟報康王“建鄴府府尹,秦遠山大人,求見王爺。”
“居然敢登門……”康王殺機畢露,可眼神中也隱現不安,秦遠山,是硬骨頭,不好惹,他素有耳聞。
先撇清關係。
日後慢慢對付姓秦的。
至於姓沈的小小守備,卑賤如螻蟻,動動指頭就能搓死。
柴熙珺想罷,深吸口氣,平復心緒,去見秦遠山。
……………………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沈浩掌控江心洲已一年多,這期間,秦遠山將昔年的一位幕僚左平左先生安排到大牢司獄的位置上,配合沈浩。
揚言要弄死沈浩的康王世子,在這一年多,束手無策,因為沈浩編織起一張走私利益網。
這張網,囊括東京頂尖權貴、豪族,包括康王府。
很多人是不得不跟沈浩合作,東洋海路,除了沈浩的五艘大船和朝廷的船隊,別的船不敢走。
曾縱橫東洋充當走私貿易“搬運工”的三股海盜,不知為何,銷聲匿跡,有傳言,海盜們一夜間被屠滅。
做走私貿易的各方勢力,只好找沈浩合作。
五艘大船,兩個月往返一次,每次帶回來至少十萬兩金銀,還有沈浩需要的原料,比如品質極好的鐵錠、硫磺、硝石。
巨大的利潤,成為沈浩將各方勢力牢牢捆綁在一起的工具,這些勢力,都得為他行方便。
這也是他做走私貿易一年多沒出任何事的原因。
江心洲也在這一年多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多了盔甲工坊、兵器工坊、火藥工坊、火銃工坊、校場、糧倉、物資庫、工匠生活區,兵營規模也擴大數倍。
島上八百兵不變,不過多了兩千兩百人的團練,也就民兵,這是秦遠山藉著上次江心洲大牢出事,向朝廷申請下來的政策。
兵部幾位主事的大佬,一聽秦遠山要為大牢組建團練,懶得扯皮,報奏當今聖上柴熙瑞,柴熙瑞直接點頭準了。
皇帝也罷,兵部大佬也好,壓根沒把民兵當回事,秦遠山想花錢出糧養團練,保境安民,那就自己折騰去吧。
忙於北伐大業的大佬們,哪能料到,這兩千兩百民兵,加上已被徹底清洗換血的八百兵,整整三千人,接受著一整套嚴格且科學的訓練。
昔日的普通青壯,在這一年裡,蛻變為氣勢昂揚的強軍,配備的常服和甲冑,超越大周任何一支軍隊。
他們管自己的盔甲,叫“鐵罐頭”,因為他們崇拜的沈大人這麼叫,所以他們也這麼叫。
也有人開玩笑說,是烏龜殼。
前後兩塊精鐵壓制打磨出來的板甲,扣在身上,連線處有皮繩,拴牢後,就如烏龜殼,露著四肢和頭。
他們的頭盔也與大周制式頭盔不同,多了面甲,放下面甲後,只露雙眼,利箭射在面甲上,只能撞出個小坑。
裝備好,訓練嚴格,除了吃得好,每月還有三兩銀子可拿,加上沈浩個人魅力的感染,經過精挑細選的三千強兵,精神面貌遠勝大周邊軍精銳。
這是秦遠山的感覺。
此刻秦遠山站在校場高臺上,檢閱這三千人,感慨萬千,十年前,他做兵部尚書時檢閱過邊軍精銳,那時候覺得不錯,如今,看著一個接一個方陣,整齊劃一走過檢閱臺,才意識到何為強軍。
兩者差距太大。
三千人,分十個方陣。
每三百人,為一營,統領為營長。
每三營,為一團,一團千人,包括團屬的哨騎、傳令兵、旗手,在這個時代,軍隊中的旗手相當於通訊兵,主將透過旗語,即時指揮全軍。
每團的統領為團長。
十個營長、三個團長,都是沈浩自己設定的,沒有正式官身,畢竟沈浩才是個只能帶八百兵的守備。
這十三人,全是秦武找來的,都曾是禁軍高薪聘請的教頭,奈何禁軍糜爛,他們心灰意冷。
如今沈浩讓他們有了用武之地。
“志澤,僅僅一年,練出如此強軍,老夫敢言,有你在,大周東南半壁江山,可高枕無憂。”秦遠山激動的看著沈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