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十米半徑”的結論,以純粹的肉體力量為基礎,不包括武器在內,其實也只是專家的模糊推論,還得根據時間、天氣、場地、環境等外在因素以及選手的狀態等內在因素進行調整。只要條件稍有變化,推論就不會那麼準確。
從“十米半徑”的基礎往上走,每加寬一米,所需要該精英的心力、體力、控制力便會相應增大一倍。能把攻擊範圍提升覆蓋至十五米半徑的,全中華也就杜隱橋等寥寥數人。
而陳華遙比杜隱橋的實力高出不止一星半點,換句比較容易聽得明白的話,任何出現在陳華遙身週二十米範圍內的敵人,不管他帶沒有武器,隨時可能有性命之憂!
也幸好陳華遙目前正處於上升的恢復期,如果換成他半年前體重僅有一百九十八斤的低谷,便不能做得如此輕鬆寫意。
第484章 治外法權
對角的偷襲者手電筒燈光晃動,舉槍朝陳華遙射擊,子彈全部打在被扭斷脖子的那人身上,兇猛的火力將那人身軀撕成一塊破布,鮮血呈不規則噴泉狀向四面八方噴射。
火光中,陳華遙看到那人栗色頭髮,高鼻深目,鼻頭特別大,如同肉瘤似的在臉上晃晃蕩蕩。身穿一套黑色的緊身衣,年齡約在三十五歲上下,行動矯健,動作利索,像是一名職業軍人。
又是一個彈匣全部打空,肉瘤鼻的慄發男子馬上就地一滾,用比老鼠還快的身形飛速鑽進角落的展示櫃背後,同時手腳不停,在他躍起到隱藏的剎那間完成更換彈匣的全部工序,動作快得超過最負盛名的魔術師,顯見經過極其刻苦的訓練。
這裡說的話長,其實從陳華遙遇襲到現在僅僅過去不到半分鐘時間。
肉瘤鼻男子緊急一瞥,那名被茶几砸倒的同伴正好翻過身來,藉助茶几的掩護朝陳華遙瞄準。擋在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