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暫的沉默之後,劉翰洋麵向肖航,說道:“我現在可以回答你剛才的疑問,即那個外來文明為什麼不動用高科技技術手段改造菲達星的環境,反而採用種植樹木這種原始而低效的方式。” 他說完,指著樹苗的引數繼續說道:“透過對該物種的技術分析,我們得出了其代謝方式為吸收二氧化碳,經過光合作用後最終排除氧氣,那個外來文明之所以這麼做,其目的是改造菲達星上的大氣構成,透過此方式最終形成他們需要的氧氣比例。” “那個外來文明和我們一樣,也是呼吸氧氣的生物?”周芸問道。 “是的,現在完全可以斷定!” 劉翰洋緩了緩又接著說道:“我完全有理由相信,那個外來文明對行星的改造崇尚自然手段而非大規模的科技干預,事實上,對大氣結構的改造,也只有透過自然的方式才能得到一個環境更加穩定且持久的行星大氣生態系統。” “暫且認為你的結論是對的,但有一點卻非常矛盾。”肖航攤了攤手繼續說道,“既然那個外來文明利用神諭的方式啟示菲達星人改造該星球的自然環境,那為什麼還要離開呢?” “也許他們發現了一個環境更好、更適宜他們居住的星球,那個廢棄的城市遺蹟不就說明了這一點嗎?”周芸說道。 她說完,面向萊迪,希望從他那裡能得到進一步的解答,這也是她和劉翰洋此行的真正目的,那就是找到那座城市遺蹟的所在位置。 萊迪依舊單手撫著鬍鬚,顯得嚴肅而謹慎,他環伺了一眼眾人,目光掃向了茅草屋正門的位置,透過敞開的門,可以隱約地看見籠罩在薄霧之中的、這顆星球上面積最為廣大的海洋---博通洋。 萊迪抬起手,指向了門的方向:“那座城市遺蹟就在博通洋的對岸,據我的祖父說,它已經廢棄了300年之久了。” 眾人的目光不約而同地看向了霧靄茫茫的博通洋,不斷升騰的薄霧中,它就像一面無邊無際的鏡子,在陽光的照射下泛著粼粼的光澤。 “這是風平浪靜的博通洋,也是很難得的天象,平常的它是一個暴怒的海洋,不是颳著十幾級的颶風、下著令人畏懼的雷暴雨,就是翻騰著幾十米的滔天巨浪,凡是進入它的一切船隻都會葬身海底。” “你去過它的對岸嗎?也就是那座城市遺蹟所在的地方?”劉翰洋問道。 “當然,我遊歷過菲達星上的每一片大陸,那座外來文明所留下的遺蹟自然不會輕易放過,但我並沒有進入其中,只是遠遠地看著它。” “那它是存在的?”肖航的臉上顯現出一絲驚喜。 “是的,不過,我奉勸你們不要去,雖然我不相信神諭,但老人的話往往蘊含著高昂的試錯成本和血的教訓,我自己也有切身的體會。” “什麼教訓?又是什麼樣的切身體會?”周芸迫不及待地問道。 萊迪長長地嘆了一口氣,從他的臉上可以明顯地感覺到一股死寂中夾雜著畏懼的神情,不僅反應在臉上,更是顯現在如一潭死水般的眼神裡。 過了許久,他才不緊不慢地說道:“祖父告訴我,任何靠近那座城市遺蹟的人和動物,終將被炙熱的烈火所吞噬,成為一股股四散而開的煙霧。” 劉翰洋的目光轉向洛得,曾經,他也是這麼說的,看來,他並沒有騙 (本章未完,請翻頁) 自己。 “那你經歷了什麼?”周芸又追問道。 “我就是沒有吸取前人的教訓,最終釀下了大禍!” 萊迪的目光哀傷而憐惜,他調整了一下又接著說道:“我曾經有6個門生,他們和我一同跋山涉水、歷時3年最終到達了那座城市遺蹟所在的地方,6個門生在靠近它的時候被同時出現的6道閃電擊中,火光過後,他們消失了,成了一股股隨風而逝的青煙。” 萊迪陷入到了無盡的自責之中,茅草屋裡一片死寂,頃刻間,彷彿被冰冷徹骨的寒氣所凍結。 出於禮貌,劉翰洋等人沒有繼續追問下去,保持緘默是一種尊重。 不過,他們明白了萊迪所描述的那6道閃電是什麼,無非是一種防禦武器,至於是什麼武器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透過他的描述,可以肯定洛得之前並沒有騙他們,那座城市遺蹟是切切實實存在的,同時,也為他們提供了預警。 現在,有關菲達星上的所有謎題似乎有真相大白的傾向,先不去探究那個外來文明為什麼會離開菲達星,從結果和導向性來判斷:外來文明留給菲達星人的、所謂的神諭就是試圖藉助他們之手改變該星球的大氣構成,從而得到一個更加穩定且持久的大氣生態系統。 “那個外來文明的人長什麼樣?有沒有關於他們外貌的傳說?”周芸問道。 萊迪的目光向上抬起,沉思了一會兒說道:“據老人們說,他們的面板是一種褐色的、類似圓形的形狀,有一雙暗紅而大大的眼睛,頭上長有觸角且一長一短,還長有頎長的四肢。”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