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剿滅暗河公司是需要絕對的勇氣的。
由於盧智青所主導的“風刃行動”的失敗,導致了有關剿滅暗河公司的所有設想和行動幾乎都成了禁忌,所有人對此都投鼠忌器,生怕招惹禍端。
劉翰洋也不例外,當然“風刃行動”還有他難以撫平的創傷,那就是該行動導致了周芸的犧牲,如挖心刨肝一般奪走了他的摯愛。
如若不是那艘被暗河公司所接收的、來自泰伯星人的中型星際戰艦裡遺存有周芸身體氣化後所形成的煙霧,他是絕不會貿然提出剿滅暗河公司的想法的。
雖然此時的暗河公司在人類與泰伯星人的博弈中早已不復往日之風光,但死而不滅的形態卻仍然讓人類社會如鯁在喉、如背上芒刺。
自人類全部撤離地球、前往火星居住後,有礙於暗物質人的宇宙平衡思維和新版“和平協議”的制約,泰伯星人改變了以往的策略,從前臺走向了幕後。
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續了暗河公司的壽命。
泰伯星人武裝了暗河公司的一部分空中力量,打造了一支具備星際遠航作戰能力的星際艦隊,接收於泰伯星人的那兩艘中型星際戰艦就隸屬於該艦隊。
這支傀儡艦隊專門襲擾和攻擊往返於火星與木星之間小行星帶附近的人類星際採礦編隊,其目的是阻止人類取得發展急需的寶貴礦藏,干擾和阻礙人類的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
此舉雖作用有限,所取得的成果也不是很大,但肆無忌憚的干擾和攻擊還是讓新上任的威爾頓和格森不能容忍。
徹底消滅暗河公司、接收其有生力量和泰伯星人的那三艘中型星際戰艦成了兩人上任後既定的戰略目標。
三個月後,在劉翰洋的部署下,“芒刺行動”正式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