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他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還坐在那個位置,說明那些問題無傷大雅。像邊陲鎮那麼貧窮的地方,能夠得到縣財政的支援,是非常重要的。”
不僅邊陲鎮,就是文化局那樣的清水衙門也知道與財政局處好關係的重要。
“但也不能不講原則。”
“原則不是鐵板一點的。只要縣委不處理他,就是原則,只要他還在那個位置上,他就還是一個稱職的財政局長,和他處好關係,並沒有違反原則。”
郝書記沒有李副書記的火爆,反而聽得進張建中的話。她拿起話筒,給李副書記撥電話。
“縣委真要處理財政局長嗎?”
李副書記反問:“你是替他問的吧?”
“你這是明知故問。”
“我不知道。”李副書記回答得很乾脆。
郝書記問:“你還想吵架是不是?”
“我可沒想跟你吵!”
“那你就別跟我板著一副大書記的面孔。”
“你也看看自己,都成什麼樣了?比間諜還間諜,我可不跟你們同流合汙。”
“你好,你清高,沒當副書記的時候,緊張得到處幫老戰友打探訊息,那時候,你怎麼不說自己是間諜?怎麼不坐在家裡等組織安排?”
李副書記理虧了,說:“你提這些幹什麼?”
“為什麼不提?就準你當間諜,就不許別人當間諜?”
李副書記咬了咬牙,說:“其實,我心裡也沒底,還要看調查結果。”
郝書記緊追不放,說:“就不會是走走形式?”
“怎麼可能?走形式還要我親自出馬嗎?”
“是你主動要求的吧?”
“是書記點名的。”
485 都是控制的範圍內
那天,縣委書記把李副書記叫到辦公室,談了一些其他事,便問有沒有聽到有關財政局長的傳聞?李副書記沉默了一會兒,說:“傳聞倒是聽到一些,有說好的,也有說不好的。現在是改革開放時期,我們都在摸著石頭過河,各人有各人的看法,所以,有些作法未必能得到一致的認同。”
興寧縣的幹部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在沒弄清縣委書記的態度之前,他還是謹慎為妙,不偏不倚,勢中立偏好的態度。
縣委書記笑了笑說:“看來,你是認同他的作法的。”
“比如,放貸的作法,有人可能不認同,但不能否認,還是為財政增加了一定的收入。”
“有沒聽說,他利用撥款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