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故事(1 / 1)

梁安跟隨著大康押送棕熊的隊伍一路向南,梁安的嘴很硬,腳底板也很硬。 在隊伍當中根本就沒有任何停歇的意思,梁安也沒有說什麼,繼續堅持著,士卒們穿著甲冑都能夠不住的行進,自己無物一身輕。又怎麼能夠被特殊照顧呢? 不過樑安沒有想到的是他在地上用腳底板丈量著氣往鎮南關的距離。孟廣義也來到了他的身旁,和他一起走著。 孟廣義也是一身錦衣華服的勁裝沒有穿著甲冑。 這一幕倒是梁安疑惑不解。 “孟兄怎麼從馬上下來了?” 梁安剛問了一句,孟廣義立馬就扯開了話匣子。 “梁兄都能夠在地上用腳走,我怎麼就不能夠用腳走了?更何況兵書有云,為將者與士卒同甘共苦,才能夠受到士卒的愛戴。” “兵書有這麼一句話嗎?” 梁安好奇的看著孟廣義,想要從孟廣義的臉上看出這句話到底是兵書上說的,還是孟廣義自己說的。 “兵書上不是這麼說的嗎?我聽很多將軍都是這麼做的。” 孟廣義剛說完,梁安隨口就來。 “為將者不但要賞罰分明,還要和士卒同甘共苦已收其心,衝鋒陷陣一往無前,示其勇力以懾敵魄。好像還的確是這麼回事兒。” 梁安說出了自己對兵書的見解,孟廣義不由道一愣。 “梁兄對兵書還有所涉獵?” “略懂略懂。” 梁安只得回了幾字,而孟廣義卻是雙眼放光。 “那你就和我說說吧,我家中是文學世家,家父不讓我參與軍事。在軍事之上的事情,我只能找我的行伍朋友打聽,弄得一知半解的。 這一次去往鎮南關,好不容易讓我撿了一個便宜。可得真才實學拿出一點兒來,不然的話丟了大康顏面可就麻煩了。” “我也只是略懂,我也沒有辦法教導你什麼啊!” 梁安在孟廣義說了如此迫切的問話之後有點兒詫異的看著孟廣義。 沒有想到孟廣義時時刻刻考慮著國家的顏面,不愧是文聖公家的二公子。 不過樑安剛說完孟廣義卻是看著他。 “梁兄,你這是在打趣我嗎?就憑你剛才一句話就展現了你超凡的能耐,你怎麼還能如此小看於我呢?” “這……” 梁安一時頭腦有點反應不過來,只是自己一時口嗨,憑藉後世的觀點說了這麼一個自己瞎編的口號,居然就讓他佩服的無以復加了,認為自己是兵法大家。 頭疼啊! 不過自己挖的坑自己填。 最後梁安無奈了。 要不我將《三國演義》講給他?這可是在後是很多人評價就是兵書的一本書啊。 反正大康國以前也沒有出現過漢朝,更沒有出現過三足鼎立的局面,雖然大康也是取其他的國家而代之。不過大康的歷史上可是沒有出現讓人熱血沸騰的豪言壯語。 心中有了想法,梁安正在那裡沉思著,而孟廣義一個勁兒的在旁邊催促著。 “梁兄,梁兄你就看在兄弟的面子上好好的幫幫我吧,真的教好了我,我拜你為師也未嘗不可。” “啥?你拜我為師,你年紀都比我大,居然要拜我為師?” 梁安被孟廣義的一句話逗笑了,而孟廣義卻是看著梁安再次說了起來。 “古人有云達者為師,為什麼我不能夠拜你為師呢?” 呃,這古人倒是和自己所知的。春秋戰國時的很多古人所說的很相像,難道是在春秋戰國差不多的歷史上出現了分歧?草原上出現了變故? 滅亡西周的外族並沒有去滅亡西周,而是被其他的草原上的外族剿滅了? 使得那分封的歷史持續的時間更長。也就沒有了奮六世之餘烈一統天下的大秦,更不用說其他王朝。 還有現在地形也有點兒不對大康,據自己觀察,雖然分為十八個道,可是每一個道又有三十六個州。 每一個州又下設八至十個縣不等,這領土規模已經遠超自己的認知。 唉! 最終梁安被孟廣義煩的沒有辦法了,重重的嘆了一口氣之後看著孟廣義說了起來。 “要不我給你講一個故事吧?” “講故事?” 孟廣義被梁安神奇的腦回路說的一愣一愣的。 “現在是我請教你兵法的事情,你居然要給我講故事?” 梁安並沒有在意孟廣義這滿不在乎的態度,反而是自顧自的說了起來。 “首先是一個名為大漢的超級強大的王朝,同樣是沒有多少的騎兵,只有步卒。北邊草原之上有一個強大的匈奴部落。” 梁安說到這裡,孟廣義不由的雙眼放光。 “梁兄,這是要拿著實際情況和我講解嗎? 雖然大漢替換了大康,匈奴替換了契丹。不過我倒要看一看,梁兄能夠給我講出什麼樣的故事來。” 沒有想到梁安剛要講大漢那讓人熱血沸騰的豪言壯語,孟廣義卻是如此想著。 梁安也是無奈,只得將自己所知道的大漢的歷史說了一番。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