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部分(4 / 4)

小說:官路鴻途 作者:塵小春

安定市處於冀山省的最北部,可以說是個山區城市,貧瘠是肯定的,但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那個地方尚武,而且還都是少數民族。

解放之前,那裡不叫安定市,而叫百家寨,顧名思義就是說由上百個寨子組成,而每個寨子都很大,相當於現在的三五個村落。

解放後,為了安定地方,將百家寨改成了安定縣,取這個名字的意思,就是安定,使百家寨安定。

想法是好的,但實施起來,卻很困難,安定縣換了無數的縣委書記和縣長,都未能讓安定縣徹底融入到華夏來,依然有著少數民族排外的情緒。

安定縣排外的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三十年前,當初時任冀山省的省委書記,慧眼識君,並沒有沿襲前幾任對安定縣的方針,而是直接扶正了安定縣本土的一名副書記。

或許這麼副書記是為了感恩,也或許是為了前程,他還真對安定縣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整治和教育,使安定縣漸漸平穩了下來。

安定縣的平穩,去了省委領導的一塊心病,那時候正逢上市區調整,為了表彰當初的這名副書記,也為了讓他更好的發展安定縣,由當初冀山省的省委書記提議,全體常委透過了,安定縣到縣級市的過渡,而安定縣全體公務員也破格升了半級。

有了安定市發展的先例,冀山省省委領導也就一直延續了當初那名省委書記對安定市的既方針政策,履任縣委書記全都由本土官員擔任,其他官職適當的選用外委官員。

由本土官員自治,確實讓安定市發展了不少,跟上了華夏發展的步伐,不過經過30幾年的發展,弊病也逐步出現了。

本土官員自治,對安定市發展來說,確實是個不錯的方針,不過這也讓安定市的本土幹部一步步壯大,甚至達到了“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地步。等省委領導發展的時候,已經為時已晚。

想要強硬動手,卻又怕引起安定市少數民族的反彈,這就導致省委領導一拖再拖,直到趙忠國和朱翊鈞擔任冀山省省委書記和省長。

本來趙忠國和朱翊鈞對安定市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可前段時間媒體報道安定市市長和女下屬在車內亂搞,發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