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也有不少朋友學鋼琴,但我還從沒遇上過非科班出身的人成年之後突然爆發出音樂天賦的。
人的音樂天賦是從很小的時候就能看出來的。
而你的問題——哼歌只能用哼的找到下一個音,用鋼琴只能用鋼琴找到下一個音,不能把哼的音變成鋼琴音,是因為你現在還只有“相對音感”,沒有“絕對音感”,學習了視唱以後,你就可以用首調唱法把哼的音符變成鋼琴音了。
你現在與其考慮有沒有天賦,不如直接去找個老師學學就知道了。
就我個人的經驗,你要想把鋼琴練好,首先要三個條件:遇到好的老師,入門早(一般最佳年齡為4歲),在手不壞的條件下儘量多練。
滿足以上三條,你在外人眼中就像有了音樂天賦。
當然,天生手指長其實也是個優勢,所以男性比女性更易成為鋼琴家。
不過從小學琴的人,手指都容易變粗短,那些所謂鋼琴家的手都修長白皙的妄想,就都退散了吧。
長期練琴的手指,即使長也是骨節突出的,指尖繭子又硬又厚,觸覺遲鈍,我以前學鋼琴時,不得不經常把繭子撕掉以保持對琴鍵的觸覺,不小心撕破了皮,流血也要接著練,練完一遍得趁著鍵上的血跡還未乾,拿抹布擦掉。(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吧?)而且常彈鋼琴,大拇指會逐漸變成紡錘指——即第一節比第二節粗。無論多瘦的人,大臂都有揮之不去的肉。
其次,鋼琴演奏是個藝術表演的行當,身高適中,外貌端正,演奏之路會更好走。
我給你總結一下:與鋼琴表演有關的天賦,大概只包含有手指長,外貌好。
如果志在做鋼琴老師,以上錦上添花的東西全都不用。
至於樂感音感技巧什麼的,一是看你父母是否有心早培養,二是要看你老師的水平,三是要看你自己有沒有用功。
天縱奇才存在與否,這個不好說,但就我就這麼多年學鋼琴的經驗來說,我還從來沒見過無師自通這樣的人。就算你有再好的天賦,如果不努力,也是白搭。
還有我要再多一句,要想學好鋼琴,除了專業的鋼琴課必不可少外,你還應該重視音樂素養類的課程學習,主要的基礎課,就是視唱練耳和樂理。
學樂理和學生物歷史等文化課沒兩樣,毫無天賦可言,就是努力學努力記努力去感悟。
而視唱練耳,則講究耳濡目染,要常練。
我親眼見過,視唱練耳老師家5歲的寶寶聽音要比一位古箏專業的大學生還快還準。——這就是常練形成的習慣與能力。
所以想培養視唱練耳方面的“天賦”,你從小就要開始聽鋼琴了。
聽鋼琴也是最好的方法。
為什麼非要聽鋼琴而不是別的樂器呢?因為鋼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