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低了下來。
唯有悟生的臉上,神色還稍稍的坦然一些,雖然他也沒有完成但是這麼些年,他真的有牢牢記住老僧的話語,一有閒暇,便很認真地去研讀那些經文。
看著幾人的神色,老僧立時便知道了答案,他也沒有出言譴責他們,也未曾多說什麼,只是眼裡再次閃過一絲嘆息。
作為少林幾百年不出之驚世之才,他早已經功參造化,這世間,已無多少牽掛,近些年閉生死關,感悟生死之關,內心更是益發平和,除生他長他之少林外,能牽動他心的,也就是這幾個師侄了。
對於幾位師侄的心態,看著他們長大的他自然是清楚的,他們雖然天賦平平,並不算突出,但是內心裡,卻都是頗有野心的,他們都一直想要帶領少林走向更大的輝煌。
對於他們選擇的道,他並不欲去多加評論,少林將來是不是能夠更加輝煌,他也不如何關心,在他看來,不論如何,那都是少林的緣法。
彈指百年,看過蒼海桑田,興興衰衰,沉沉浮浮的,他早已經看淡。
雖然他早已看淡世間煙雲,不太關心少林的走向,但終究心中對於他們幾人,還是存了一份牽掛的。
他一直都知道他們的心思,知道他們一直都想要在武道上變得更強,想要在修煉的道路上,走得更遠一些。
他雖並不曾正式收他們為弟子,但卻並未藏私,凡有一切,他知道的,領悟的,都是傾饢相授,可他們終究因以天賦,無法取得太大的成就。
但即便如此,在閉關之前,他還是給他們指了一條明路,一條改變的道路。
那便是通讀佛經。
很久之前,他便意識到了,少林所傳承的,並不僅僅是武道,更重要,更為核心的,其實從來不是武道,而是佛法!
許多的少林的武道傳承,其實都是脫胎於佛門禪道,或者與佛門禪道相輔相合,修煉的過程之中,一開始還並不明顯,但是當修煉到了一定的程度和境界之後,便越發的明顯。
若是能夠禪與道合,修為方能更上一個臺階,禪道修為越深,便越有機會走得更高更遠。
所以他讓他們去讀佛經,修佛禪。
這是對於天賦平平的他們來說,唯一一條能夠幫他們走得更遠的路了。
並且他還多次暗示了他們,少林首先是佛門,其次方是一家武道傳承之門派。
只是如今看來,世界萬般皆有緣法,真正是強求不來。
路他已經點明,可他們卻終究還是沒有辦法悟透。
“師伯,弟子日後必定……”
悟仁悟道等人,卻並不知道老僧讓他們讀經的意思,他們只以為,老僧突然問他們這個問題,主要還是在責怪他們剛才對蕭易喊殺之事,怪他們佛經讀得太少,佛法領悟得太淺,故而心太浮躁之類的。
幾人有些尷尬地面面相覷了一眼,最後還是大師兄悟仁先臉帶羞愧地抬起頭,小心地望著前面不語不言的老僧。
他剛想要懺悔,向老僧表明決心,表示將來一定會苦讀經文,但是他的話還沒有說完,便被老僧打斷了。
“阿彌陀佛!”
老僧的口中,宣了一聲佛號,一手指了指蕭易,“冤冤相報何時了,不論爾等之間,究竟有何恩怨,今日老衲便作一個和事佬,讓爾等握手言和,將一切恩怨盡數拋諸九宵雲外,爾等可願意?”
“啊?”
老僧突然轉過話題,讓所有的人都不由得愣了一下,而他的話語,更是讓悟道等人不由得一下子傻眼了。
和蕭易握手言和?
將一切恩怨盡數拋諸九宵雲外?
這……
怎麼可以這麼便宜這個小子呢?
蕭易也傻眼了。
他也沒有想到,老僧會來這麼一出。
到了少林之後,他便一直都一言不發,不論他們說什麼,他都始終只是一種看戲的心態在看著,因為他的心中,已經認定了,這些和尚,全都是虛偽之極的傢伙,他已經準備好,等他們戲演完之後,來羞辱他,取他性命了。
但他怎麼也沒想到,這個老僧會讓他們和少林這些和尚化解恩怨什麼的。
這個老和尚,又在搞什麼?
這戲,是不是演得有點太過了?
蕭易的心中,無比的疑惑。
“小施主,你可願意?”
而就在蕭易滿心困惑之間,老僧的目光,已經向他望了過來。
“我沒有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