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是圖齊,那故作無辜的微笑、怪異的聲音,活生生一個變態。
反派總是容易出彩,老戲骨遇上好電影就不會差,一眾新人演員可能才是這電影最大的臺前亮點。那些少女演員的精神面貌不是兒童風格、或青少年風格,而就是**文藝片裡的演員,不管是不是本色表演,都那麼自信、富有層次、極具信服力。
表演有層次變化是很多有名譽的成年演員都做不了的,但一部電影裡,蘇茜、兩個琳茜都被演員塑造得情感複雜而層次分明,露絲和哈莉也有各自的層次感,克萊麗莎因為戲份少和角色情感單一,沒什麼變化,卻很有爆發力。
正是有了她們的上佳表演,故事要表達的成長變遷才現於銀幕,就算有天才導演帶領她們,要把握這些角色的內心、再細膩地演出來,那可真的不容易。
她們可都是些十幾歲的少女啊!
演小琳茜的西爾莎羅南也就12、13歲,就這麼個小女孩,把無憂無慮的二女兒、因失去大姐而成的成熟長女、因父母失常而成的末路冒險者、破案後的傷心二妹……全都演活了。
這部電影無論好壞都會有一個里程碑,它是這些前途無量的女孩們完全或真正意義上的銀幕首秀。
“唉!”艾瑪鼓掌中嘆了一聲,帶著傲氣來,灰溜溜的走。
她不是瞎的,很早就開始張著嘴巴地觀看,這些人…這些人像不是演的,而是活在銀幕裡,讓她不得不服氣。奧爾森在開場時說的話是“謙虛”而已,這根本不在同一境界……羅南就別說了,還是人嗎…還有那個茉迪,戲份不多卻每場戲每個鏡頭每句臺詞都像是華彩。其他三人也不差,羅比以那一點戲份愣是把一個刻板的愚蠢刻薄金髮女郎演得生動,怒吼布萊恩、猶豫著撿電筒那裡讓她活過來了,好導演和好演員。
艾瑪想,自己的貝瑟尼好呢,還是蘇茜、琳茜好呢?打個平手吧…也許……
但她知道被嚇到的肯定不只是她一個,除了安娜笑嘻嘻的,阿曼達和卡米拉沒所謂,周圍那些為機會而來助陣的女孩們都快嚇傻了。瞧瞧米夏卡姐妹那可憐樣、瓦妮莎哈金斯的僵硬笑臉,她們都知道的,加入viy幫的門檻都沒過,與這些表演天才競爭是痴心妄想!
“老天啊。”吉婭其實也很驚訝,看銀幕成像和在片場看拍攝是兩回事,麗茲在片場被葉惟罵得不少,什麼“你的想法呢”、什麼“你個榆木腦袋”,可是以現在這陣勢,只要影片的評價夠高、公關夠投入,麗茲衝擊一下奧斯卡提名都行。
伊麗莎白奧爾森!一顆電影明星要從此升起了,她也許會很胖,她也許會穿些很糟糕的衣服,但她要發達了。
對於葉惟,吉婭真的歎為觀止,人家這就是泡妞高手!銀幕內,要吻前任女友,如何讓現任女友可以接受?前任女友的靈魂,現任女友的身體。銀幕外,要吻緋聞女友,如何讓女友還興高采烈的?看看那些百合花!
而且1i1y也是e1izabeth的暱稱之一,這要是複合不成,哄不了莉莉,哄麗茲也行,這真是……
“太棒了!”
觀眾席對銀幕故事的肅敬漸漸結束,此起彼伏的贊呼聲伴著掌聲響起。
小說改編電影多數情況都不能讓人滿意,各方粉絲這回卻真滿足,在精彩的編排整合下,想看的基本上都看到了,哈維先生死得又好,還有很多原著所沒有的震撼。像結局場景,蘇茜在天堂禁閉了那麼久,衝破靈魂黑夜的自由時刻才那麼有力量吧。
最棒的是影片拍出了“可愛的骨頭”,時間的過去、沙蒙家等人和小鎮的變遷、新骨頭的長出。
從開始的懷有敵意到入戲後,莉莉看得到奧爾森等人的驚人演技,她這個業餘演員還真暫時比不過。她的心情有隨故事而動,但也許是她鐵石心腸,或者注意力不夠集中,第一次眼眶溼潤是在那個五年時間快過的蒙太奇。
不知道為什麼,看著看著就突然生淚,時光是仁慈還是殘酷?再大的苦痛似乎都可以被時光治癒,什麼都可以被改變、被磨平、被帶走……另外假日被忽略了,它也悲傷的,它知道哈維先生是壞人,卻無法告訴人類,只能默默守護沙蒙家,可是它又守護不了……看到假日去世到了天堂,它高興的發現蘇茜還好,她幾乎哭出聲。
可不知出於什麼心態,她不想在旁邊的混蛋面前表現得太感動,要怪就怪“雷”的戀愛段落,影響她欣賞電影。
蘇茜和雷初吻時,她是皺著眉頭的,要不是握著他的手,她會望向別處,蘇茜和雷二度接吻時,她有些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