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面是一家巨頭企業的老大,但孟謙也不是孤身一人戰鬥,會議室裡的高層都是他的助力,每一句話、每一個條件,大家都在慎重考慮。雙方先跳過授權費用,轉到供應數量成本上。
蘋果雖然大方的要2。2億塊電池,但平均單價只有30美元,沒有達到富國能源的預期,幾番磋商後,再達成供應1。5億塊電池,均價35美元,往後多出的訂單,優先並且均價30美元合作。
雖然總的營收只有73。5億美元,比三星的低一些,但蘋果機型固定、絕大部分都是高階,利潤反而更高;固定的電池,也能夠讓工廠更好的去控制成本。整體更賺錢,也符合高階發展戰略。
這一點讓雙方都滿意下來,問題就再回到授權費用上。
兩家公司的老大談事,肯定不再是芝麻大點的利益討價還價,心理定位加上合理的預估,雙方各退一步後,達成28億美元作四年的獨家合作費用,富國能源將會建設全新的工廠,單獨供應蘋果。
雙方的主要意見一致後,更弱的三星便被拋棄。
三贏是不可能的,蘋果拒絕與三星和談,它們也始終開價更高,富國能源沒理由跟錢過不去……雖然雙方企業都進行了大量情報準備,但最終還是28億美元現金、一次性付清,戳中了孟謙的g。點。
庫克心情很好的與他們道別,而富國能源的會議室裡已經是一片歡慶的場景。28億美元,超過173億人民幣的現金,成功後老總許諾的獎金,公司未來的發展宏圖……統統都有了著落。
===
ps:推薦票啊!
第063章九位數!
這筆海外業務的談成,無疑是富國能源的巨大成功。28億美元現金入賬,未來每年至少還會有73億美元的營業收入,公司對外銷制定的是高利潤,供給蘋果6的電池單價35美元,摺合220元人民幣。
這價格絕對不便宜,參考國內華威的合作,它們的旗艦機型電池採購價才是160元,兩款電池成本價相似,都在60元左右。如果產量大,成本攤銷下來,還會更低,真正的技術暴利領域。
也不能怪富國能源黑心,都是學蘋果的。蘋果拆機後的成本也就兩百來美元,然而售價卻達到七百美元以上。甚至公司的成本會計已經算出,日後新型電池的蘋果6,售後換電池必然超70美元。
要說黑,蘋果才是真正的黑,而且還有人辯護其技術、創新不要錢?現在富國能源也玩這一套,成本雖然只有60塊,但核心技術值錢啊!只賣35美元還虧了呢,根本無法對蘋果的利潤產生影響。
當然無論是授權還是採購價格,雙方企業都保密。
蘋果也是兵貴神速,隔天蒂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