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部分(2 / 4)

小說:貴族農民 作者:插翅難飛

託倭國最大的黑社會組織三口組做的。”一句話清楚明瞭的讓王攀就知道了自己最大的敵人是誰。

王飛做事很認真,後面還附加了一些三零集團和一些三口組織的資料:

三零的標誌是巖崎家族的家族標誌「三段零」和土佐藩主山內家族的家族標誌“三柏零”的結合,後來逐漸演變成今天的三零標誌,於明治43年(1910年)以現在的形式用於三零合資公司的英文版營業指南書上。

三零的三個零形標誌原為九十九商業協會的船旗志,這是19世紀70年代的一家輪船公司,許多三零公司都是以該公司發展起來的。現在,這個標誌是三零組織中各公司全體職工自豪的象徵。並且、對世界各地的顧客來說,這個標誌是產品維修保養、質量和服務的保證。

三零集團(Mitsubishi Group)是由原先倭國三零財閥解體後的公司共同組成的一個鬆散的實體,Mitsubishi這個名字中的mitsu表示“三”,而bishi表示“零角”。三零集團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特別是在明治維新以後,三零集團才開始步入了真正意義上的發展。接著三零開始涉足採礦、造船、銀行、保險、倉儲和貿易,隨後又經營紙、鋼鐵、玻璃、電氣裝置、飛機、石油和房地產等行業。發展至今,三零已建立起一系列的企業,在倭國工業現代化的過程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三零的標誌源於兩個部分:“mits”表示“三”,“bishi”表示“零角”, 是當時巖崎家族的族徽“三段零”和土佐藩主山內家族的族徽“三柏零”的結合。與其他家族企業不同,曾經發展為倭國“第一財閥”的三零集團並不是巖崎家族白手起家打造的,而是巖崎彌太郎從政府手裡接管過來的。

倭國地少人多,擁有可耕作的良田是各級政府夢寐以求的事情。或許,商人的才能是天生的。一日與弟弟垂釣,面對著寬廣河面的彌太郎突發靈感:如果能在河岸築堤,攔河造田,一方面能夠抵禦洪水,一方面還能增加良田。有了這個想法,巖崎兄弟倆立即將申請方案向本藩郡公報批,並很快獲得批准。1864年,攔河造田大功告成,當年即獲糧、棉豐收。自此,河邊幾百公畝的田產給彌太郎帶來了豐厚的收入,甚至為他撈到了“政治資本”:因造田有功,彌太郎被任命為高知城奉行所的下級官員。明治維新後,又被從長崎調至土佐藩的開成館商業協會,任命為開成館代理幹事。明治維新後的倭國社會推崇商業。新政府認為,藩營事業會擠壓民間企業的生存空間,決定廢止藩營事業。在這樣的歷史契機下,1871年,彌太郎完全接管了政府經營的“大販商業協會”,以“九十九商業協會”作為自己的商號,將商業協會里的船買下,開始經營大阪…東京、神戶…高知的海上運輸業。這些船上的標誌,就是今天的三零標誌。1873年,彌太郎將商業協會改名為“三零商業協會”。自此,他徹底脫下官服,本著“以在野之心”的誠信精神,專心從事海運事業。

1873年,庇護三井商業協會的政治勢力失勢,三零商業協會等到了翻盤的機會。1874年,倭國出兵侵略臺灣島,彌太郎藉機向內閣大臣請示承攬一切軍需輸送工作。為保障運輸,倭國政府用771萬日元買下13艘汽船借給三零商業協會,同時,將其競爭對手的18艘商船也無條件的借給三零商業協會。此外,每年還給予三零25萬元的補助金。1877年倭國國內西南戰爭爆發,國務卿大久保利通決定,以15年分期貸款償還的方式,借給彌太郎345萬日元資金,購買10艘船,讓三零商社全面協助軍事運輸。戰爭結束後,這些船被政府悉數送給了三零公司。在西南戰爭的8個月時間裡,倭國政府用在船運上的費用高達1300萬日元,相當於戰爭總費用的三分之一,其中大部分被三零公司收入囊中。當時,三零擁有的汽船達到61艘,噸位高達35464噸,佔倭國全國汽船總噸數的73,三零公司一躍成為海上霸王。

從1918年到1945年三零商事會社隨著倭國日益繁榮的國際貿易,使它的業務多樣化。在此期間,這個不斷發展的企業變成了“三零精神”的搖籃,這種精神態度反映在三條原則上:“企業對社會負有責任”、“誠實”和“以貿易促進國際間的溝通”,這個宗旨直到今日還繼續是三零商事制定方針的依據。不過這也只是他們自己對外說的而以,私底下做了多少的齷齪的事情那可就沒有人知道了,這次他們也是從間諜的口中知道了,小伍的身上很可能會有一種十分先進的技術,所以他們才會想著派人過來搶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