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猶猶豫豫——他仍舊固執地,有些賭氣般地認為,不接受媒體採訪,怎麼能把事情說清楚?讓這些不好的新聞影響了萬通快遞的聲譽,公司的經營都會受到極大影響,雖然咱們資金的問題基本解決了,可總不能被輿論打趴下,賠著錢經營,從頭再來吧?
也就是在電話裡簡短的溝通中,極具聰慧又有眼光的蘇淳風,竟然被父親說服,並且認可了父親的做法。因為,他突然想到了父親出現在電視上的專訪新聞節目中,那樸實、沒有絲毫做作的形象,那番誠懇的言辭,那種農民企業家的氣質……讓蘇淳風意識到,也許,輿論會因為父親這種獨特的應對方式,而出現轉變。
在多數情況下,輿論、新聞確實是會受到諸多現實社會上如權勢、金錢等等暗箱操作潛規則的影響,但還有一種很容易被掀起的輿論,那就是弱勢的一方,更容易直接地左右民眾的觀感、傾向,從而影響到輿論的發展軌跡。而蘇成這樣一位從無到有白手起家,辛辛苦苦打拼出一番家業,扛過槍打過仗負過傷流過血的老兵,普通的農民出身……在公司遭遇困境的時候,不得已站到了公眾的視線裡,去為公司說句話,去挺起脊樑保護自己的利益,去說出坦率地講述諸多事情真相……
這,似乎更能夠引發民眾的同情、信任和支援。
蘇淳風知道,以父親的社會經驗,以及對輿論、新聞的認知度,絕對不會明白他的這般行為和在採訪中的言談舉止,會博取到大眾的同情心。
但蘇淳風相信,這種可能性極高。
這,是一場輿論戰爭。
當蘇成接受電視臺專訪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