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2 / 4)

小說:紅旗 作者:團團

起來有可能破六千萬……如果旗牌海鮮丸也有火腿腸這麼大的銷售力度,月產值破億都有可能”

楊少宗道:“破億是遲早的事,沒有必要急於求成。咱們現階段還是要穩紮穩打,將各省的供銷渠道開啟來,今年還是維持原有的方針,旗牌火腿腸的專案為主,集中在中央電視臺打廣告,旗牌海鮮丸則充分利用旗牌的影響力在地方做廣告,合理的將整個廣告營銷價值都發揮出來。”

旗山肉聯廠的當月產值破億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楊少宗此前也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從3月份開始大規模擴建,現階段主要產區還是在寧州廠區,因為寧州廠區的基礎設施好,廠房和招工都比較容易,寧州地委給予的政策、資金和其他扶持條件都要好於淮西縣。

特別是在物資的供應上,寧州地委幾乎是傾盡全力。為了幫旗山肉聯廠搞定原材料和生豬供應問題,袁經方甚至去徽省找人,親自為旗山肉聯廠寧州廠區爭取三十萬頭生豬的國家供應計劃,而省計劃委今年所解決的總供應缺口也不過如此。

沒有寧州地委的全力支援,旗山肉聯廠是不可能有今天的,這一點更在楊少宗的意料之外。

另一個意外是劉曉慶的廣告價值,這一點也很恐怖,旗山肉聯廠的火腿腸幾乎是在半年之內火遍了大江南北,劉曉慶則是功不可沒,她的功勞甚至要遠大於楊少宗、楊建林等人。

沒有她,旗山肉聯廠就算在中央電視臺做廣告,這段時間的月產值也就是幾千萬左右,上億基本是做夢。

六十條生產線的標準產能是6萬噸/年,平均每個月可以生產火腿腸6250萬根,如果是加班加點的生產,月產能可以突破9000萬根。

當然,即便達到這樣的規模還是不能和洛?肉聯廠的巔峰時期相比,洛?肉聯廠在1990年階段最為輝煌的時刻擁有174條生產線,每日的產能是600噸,當時也是加班加點的全面生產。

只不過,洛?肉聯廠的輝煌很短暫,甚至是隻持續了一年,因為原材料不足和豬肉漲價等因素,很快就將淨肉率標準降低,最後一度變成了面棍。

旗山肉聯廠的情況比他們還要糟糕,達到六十條生產線後,旗山肉聯廠在原材料……特別是生豬供應上已經面臨了很大的問題。

1988年,中國全年的生豬飼養總數是34222萬頭,江東省約佔1。73,旗山肉聯廠今年的總需求最少也得是100萬頭,明年更可能達到300萬頭。

本省可供調劑的供應量是絕對不夠的,因為省計劃委不可能將本省居民供應肉轉移給旗山肉聯廠使用,省計劃委已經向中央計劃委打報告,緊急申請從周邊各省抽調生豬。

生豬供應是個大問題。

在這一次的經濟例會上,楊建林就在和楊少宗訴著這個苦,為了跑生豬和其他原材料,他都瘦了一圈,幾乎每週都要去一趟省裡,周邊各省的農墾系統也是經常去。

楊少宗只能是將雙手一攤,問題大到了這種程度,那也不是他能解決的。

旗山肉聯廠有問題,其他單位也未必就沒有問題,旗山養豬場現在是把量的問題解決了,可裡面的蘇聯大白豬及其本土改良豬系的豬源比例太大,以後至少要花費四五年的時間才能逐步淘汰。

蘇聯大白豬的問題主要是有可能爆發豬蹄疫,一旦爆發就會大規模的傳播,目前還缺乏較好的控制手段和防範措施,在大規模養殖中,這更是非常致命的缺點。

當然,只要及時發現,及時控制,及時隔離,一般也不會造成大規模的損失。

這就需要旗山養豬場的技術人員加強生豬管理了,特別是這麼大規模的從各地抽調豬源,很有可能將攜帶病菌的豬種也帶過來。

旗山煤礦廠目前要抽調一大筆資金進行增產投資,暫時不能對外抽調資金扶持其他企業,正準備快速擴張的旗山飼料廠就陷入了一個比較尷尬的階段。

還好旗山肉聯廠目前的資金也比較充足,可以抽調出一筆資金繼續支援旗山飼料廠發展。

在楊少宗和其他人討論這些問題,動則就談到幾百萬、幾千萬的數字讓呂海豐頗是嫉恨,他現在才知道楊少宗這個經濟辦到底掌握著多大的實權。

如果他要早知道是這樣的情況,他寧可不當這個社長,也要擠掉楊少宗出任經濟辦的主任,這可是多麼厲害的位置啊,每個月過手的資金都有四五百萬之多。

嫉妒歸嫉妒。

現實很殘酷。

呂海豐終於意識到整個旗山公社的大權基本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