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2 / 4)

小說:紅旗 作者:團團

增加一條生產線就需要50名職工。

如果加上運輸、供銷、行政、倉儲、冷庫等等職工,超過30條生產線後,平均每條生產線所需要增加的職工就能達到60人。

按照他們目前預定的1圓/80克每根的售價計算,想要達到一個億的年產值就需要8條生產線,就算是加班加點的生產,那也需要4…5條生產線。

旗山肉聯廠今年想要打出來的產值是3個億,如果全部將任務積壓在火腿腸專案上,那就需要15條生產線,可是,楊少宗目標不只這些。

如果銷售情況比較好,他希望是在年底擴大到40條生產線,基本能夠保證5個億的產值,加班加點則向著6…8個億的產值衝擊,按照這個計劃,考慮冷飲專案、海鮮牛肉丸專案的職工,全廠職工會超過3500人。職工肯定要增招,而且要分批招,主要以寧州地區為主,特別是基層管理人員要從寧州地區招齊。

當然,這一切還是看市場上的銷售成績。

光靠中央電視臺的廣告還不夠,各省的總供銷站都要加強平面媒體和主要市場的廣告宣傳工作,加強原材料收購和回款工作。

大家針對這些問題一直討論了一個多小時,楊少宗看時間也差不多了,這才和程治中吩咐道:“治中,旗山中學那邊的工作還是要由你來跟著,但你只需要起到一個輔助的作用,你現在的任務就是跟著旗山肉聯廠的工作,利用你在寧州那邊較為熟悉的特點加強和寧州廠區,以及和寧州有關領導的協調工作”

程治中默默點頭,道:“楊主任,你放心吧,我一定竭盡全力跟好這個專案”

楊少宗嗯了聲,又和其他人吩咐道:“咱們經濟辦這邊大專案多,人手緊張,每個人都要有主抓的方向。孫老師要主抓農業經濟方面的協調生產工作,特別是要抓好養豬場、養牛場、小楊嶺林場和楊莊雞禽場的工作,旗山的養殖經濟和林場經濟集中在旗山北部發展已經是個大布局的問題,以小楊嶺林場為中心,充分發揮楊莊和宋莊的閒置土地荒坡優勢。瑛子,你在肉聯廠工作了一段時間,對搞經濟工作應該也有了更為切實的認識,現在就可以嘗試著從旗山煤礦廠和飼料廠抓起,你要加強自己的學習,多去和汪老、馬老請教學習,充分了解國內煤礦工業和飼料工業的情況,做好兩個廠在經濟上的出入賬問題。”

孫長青默默點頭答應下來,趙瑛煞是有趣的吐了吐舌頭,又笑道:“我一定聽領導的安排”

楊少宗會心的笑著,續道:“趙琪同志有家庭要照顧,不適合承擔較重的任務,但也要在經濟辦發揮財會工作經驗豐富的優勢,做好檔案檔案的接收工作,做好經濟資料統計工作,同時要做好其他方面的聯絡工作。只要大家分工合作,每個人都將自己的能力發揮出來,我們經濟辦的事情雖然重,人也不多,可還是能忙得過來的。”

大家都點頭稱是。

楊少宗在旗山肉聯廠的工作安排上有條不紊,在經濟辦內部的工作安排上也能考慮的很周到,大家自然沒有什麼異議。

他搞經濟工作的能力是有目共睹,這短短的幾個月,旗山已經有一批同志緊緊的圍繞著他工作,成了楊團隊中的一員,眼前的這些人就都屬於楊團。

楊少宗和宋長明約定好的時間差不多就要到了,宋長明這時就已經從管委會二樓走下去,正向著經濟辦而來,楊少宗透過窗戶能夠看見,這就讓大家散會,他則也從辦公室裡走出去。

見到楊少宗,宋長明就有些感觸的唏噓道:“小楊,咱們這一次是又要去旗河鎮被人調侃了。”

楊少宗默默的冷笑著,道:“書記,放心吧,不會再被調侃多久了。要不了多久,旗山人窮的事情就要成為過去,風水輪流轉,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也該是時候輪到咱們旗山人風光咯”

“嗨”

宋長明苦笑著,又和楊少宗道:“反正你開車技術比機耕隊剛調上來的趙司機還好很多,我就沒有讓他過來,沒有意見吧?可別說我這個書記瞎使喚人,居然讓咱們經濟辦的楊主任當司機?”

楊少宗笑道:“哪能啊,我這還就喜歡開車呢?開哪一輛車,是蕭社長的車,還是您那輛吉普車?”

宋長明咬咬牙,將車鑰匙拿給楊少宗看,道:“咱們也來個叫花子裝地主,開一回闊車給他們旗河鎮的那些人看看,別總是瞧不起咱們西山口的”

旗山、旗河在幾十年前都還屬於整個旗山鄉,那時候也屬於長治縣,旗山位於旗河西側,要過一個山口子,所以叫“西山口那邊的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