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路都是有指標限制的,指標的制定單位是旗州人民高階合作社的管委會,正常情況下,第一條路基本是第二條路的三倍左右。
第三條則沒有明確的限制,也就是來多少吃多少,只要願意來,當然也不是所有的碩士都吃,的專業得是旗州人民高階合作社指定需要的,比如計算機、生物工程、製藥、臨床醫學、國際貿易、通訊、化工、農林、土建水利、微生物、電氣自動化……另外一點,得在旗州有預定的工作單位和合適的工作崗位,由單位申報,不能過來混飯吃,一個碩士跑過來當環衛工人,就為了旗州人民高階合作社那每年幾萬元的平均收入和穩定的社保福利,還有住房補貼之類的,這就真的沒有意思了吧。
簡單的,城鎮人口不需要將土地資產交給旗州合作社也可以成為社員,問題是等不起,傷不起,除非是旗州合作社更偏向長期挽留的高素質、高學歷人才;農業人口不需要等,只要將土地承包權交給合作社就可以成為社員,但也有問題,那就是得按村計算,光一個人同意不行,沒有一個村超過90%的人同意,那也無法全體加入合作社。
反正不管怎麼樣,旗州人民高階合作社的社員總數達到了61萬人,楊主席現在很ji昂,立志要將大家都帶入共同富裕之路。
靠股市的大起大落帶領旗州人走上共同富裕不算本事,也沒有任何的推廣意義,楊主席要乾的大事業是想要全國人都明白一個道理——聯合起來才能幹大事業。
有人這是一條死路,可楊主席不這麼認為,他幹過,而且成功了。
他不在乎再幹一次,再成功一次。
旗州有錢,旗州人民高階合作社5月5日成立,7月底的時候,旗州農業合作社已經增購了1。7萬臺拖拉機、插秧機、收割機和其他農業機械裝置,楊少宗親自帶隊,帶著旗州農業局局長沈元華、旗州農業合作社的總經理柴永林、旗州農業研究院的院長周保寧、副院長陳金華深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