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精神上的疲倦已經無法掩飾。漸漸佈滿血絲的雙眼當中,滿是對於睡眠的渴望。
說老實話,如果可以的話,陳天毅真的很想馬上離開電腦前,走到就在幾米外的床鋪邊,撲上去狠狠睡十幾個小時。可惜。這隻能是個妄想,因為他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沒有處理,而這件重要的事情,關乎到他大計劃的成敗,更是他一天忙碌的原因所在,這件重要的事情就是——製造基因液,或者基因源液。
基因液是什麼?如果是有足夠知識儲備量的人,陳天毅可以用無數種生物學的專業術語來解釋,但是對於不懂生物學專業術語的普通人來說。這樣的說法也許會更簡單易懂——它是一種人工培植微生物的一部分身體。而這種人工培植的微生物,按照陳天毅腦海知識當中的編號,應該叫ased8542號微生物,不過陳天毅更喜歡叫它基因源液。
那麼所謂人工培植的基因源液,又是怎麼人工培植的呢?其實方法很簡單,就是大多數中華人都很熟悉的一個名詞——雜交。
而雜交出基因源液的東西,分別是陳天毅腦子知識當中,名為ased8542…1號微生物、ased8542…2號微生物、ased8542…3號微生物的三種微生物。
這三種微生物分別生存在一千多度的白色火山岩漿、高壓低溫的三千多米深海、萬米深地底的縫隙當中。陳天毅分別稱呼它們為能量轉化微生物、能量釋放微生物、能量儲存微生物。
能量轉化微生物,顧名思義。這種生活在一千多度白色岩漿當中的微生物,可以將任何能量轉化為能量與營養,這也是它們之所以能生存在岩漿當中的原因。
渺小的它們其實根本無法承受白色岩漿一千多度的高溫,不過多年進化下來的它們,對於高溫的抗性也非常厲害,因此能在白色岩漿當中生存大概一天左右。而就在這短短一天時間裡。它們會不斷吸收岩漿當中的熱能,將其轉化為能量與營養使自己快速成長。等它們成長到一定程度,又會繼續用這些能量與營養快速繁殖後代,直到誕生的後代被哺育到可以自己轉化熱能,然後無聲無息的死去。化為白色岩漿的一部分。能量轉化微生物,就是靠著這種接力棒一樣的方式,在無比恐怖的白色岩漿當中生存了下來。
與能量轉化微生物不同,居住在深海當中的能量釋放微生物,是一種類似駝峰的存在。這種宛若微型水母的透明微生物,理論上有著無窮的生命,也不怎麼喜歡分裂自己進行繁殖,所以種族數量非常非常的少。平常的它,會悠然自得的飄蕩在深海里,伺機吃掉路上遇到的比它小的微生物,並以此為生壯大自己,直到成長到一定程度,不得不進行分裂繁殖。
在這個過程當中,它可能會被更大的微生物,或者任何吃微生物的生物吃掉。這時候,它就會緩慢分解自己的身體,將自己身體所擁有的能量與營養釋放。當它所擁有的能量與營養釋放一空,它的身體也就縮小到了一定程度。一般來說,除了極少數對它來說,像是剋星一般的生命體,這時候的它都可以穿過包括肝門在內的任何“孔洞”,從吃下自己的生命身體裡面離開,繼續默默重複之前的積累過程。
最後生活在地底的能量儲存微生物,則是最最奇怪的一種,堪稱是聖雄甘地一般的無償奉獻者,與非暴力不合作者。嗯,用人話來說,就是大自然當中含有的苦力+受氣包。有著特殊細胞結構的它,會貪婪汲取所寄生的岩石土壤當中所有的能量營養,然後將這辛苦收集來的能量與營養,除了維持生存必須的那部分,全部壓縮排自己的身體細胞當中儲存起來。理論上來說,能量儲存微生物可以無限量儲存能量與營養,只是它的體積會相應的膨脹開來。
只是,同樣是食物鏈的最底層,人能量釋放微生物被吃掉以後,至少還能夠透過分解自身,獲得逃出生天的機會。而能量儲存微生物,卻只能指望吃掉自己的那些生命體,無法消化自己身體當中的某些特殊部分,自動將這些部分排出體外。這樣它才有機會,以這些特殊部分為根基,繼續像是守財奴一樣,就地汲取能量與營養壯大自己。
三種天南地北的微生物,被人為聚集起來,透過特殊手法的刺激所雜交出的東西,便是吸收了三種微生物特點的嶄新微生物——基因源液,其身體切下的一部分則被成為基因液。需要特別說明的是,被切除身體的基因源液,就像是斷尾的壁虎般,只要給它提供大量能量吸收,又會慢慢長出殘缺的部分。
而頂級以上的基因鍛鍊術,所需要的高濃度營養液,就是就是高等級基因源液的一部分。那麼,高等級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