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頓了一下,施倫普看到伊頓並沒有任何表示,他繼續了下去:“當然,如果你覺得我有些cào之過急就告訴我。如果你覺得這種方式並不好,我會覺得很遺憾但其實也沒什麼。我只是需要一個回答,你看如何?”
恐懼,以及施倫普直接的表達方式,讓一向沉默的伊頓沒有太多猶豫。僅用了17分鐘,會談就結束了。出mén後,施倫普對自己的人大笑著說:“這實在是太快了,他甚至沒來得及請我喝杯咖啡。這太bāng了!”十天後,伊頓打電話給施倫普表示這值得雙方坐下來談談。
包括律師、法律顧問和銀行家在內的談判雙方用八天時間,才得出一個清晰的結論:保證股東獲得免稅的最佳方案是組建一家新的德國公司。但“免稅”不能解決另外一個問題——戴姆勒和克萊斯勒的名字誰放在新公司的名字前面呢?
美國人再次屈服了。1998年5月7日上午10點,伊頓和施倫普在倫敦簽署了克萊斯勒和戴姆勒…賓士正式合併的協議。
當年12月戴姆勒…克萊斯勒舉辦德美高層的首次大聚會,所有的人在一起吃飯、喝酒、比賽,以此增進相互瞭解。因為時差,伊頓早早回舊點休息了,但施倫普帶著人們狂歡。他和人們唱遍了所能想起來的流行歌曲,到了凌晨,他把自己的nv秘書扛到肩膀上,另一隻手抄起一瓶香檳,回到了自己的房間。
就像它們的領導人一樣,兩家公司太不一樣了——所有這些問題不僅難以形成互補,甚至是不可彌合的。
在一次公開演講時,伊頓講起了犧牲。他先是雙眼mí離、臉漲得通紅、聲音哽咽,不久後就當著300名公司高層chōu泣起來。當人們為伊頓的自我袒lù而鼓掌時,施倫普問坐在身邊的克萊斯勒總裁斯特坎普:“你知道他在幹嗎?我知道,他在說goodbye。”
是的,從此之後,伊頓逐漸淡出了公司決策層。
1999年8月,克萊斯勒市場和銷售主管霍爾登(jimholden)收到了一份工作邀請——他被邀請成為擁有400多家銷售店的連鎖汽車銷售公司,汽車世界公司的總裁。為留住霍爾登,伊頓命令公司總裁斯特坎普離職,目瞪口呆的斯特坎普最終為了保全自己的退休補償接受了這一荒唐要求。
2000年下半年克萊斯勒出現了驚人的18億美元的虧損,這是九年來克萊斯勒首次出現營業虧損。施倫普辭退了克萊斯勒總裁霍爾登的決議,並決定立刻由自己的親信蔡澈(dieterzetsche)——當時47歲的商用車部mén主管去接管這家美國公司。
在當時13人的公司管理委員會中,已經只剩2名美國人了,而在這兩人中,負責產品研發、設計的湯姆。加爾將在年底合約到期告老還鄉。
走馬上任的蔡澈帶著xiǎo圓眼鏡、留著濃密八字鬍,看起來和藹可親。在很多次克萊斯勒的新車釋出會上,他都會帶一把吉他從冰塊築成的牆後衝進會場。這在德國人中實屬罕見。但如果論述蔡澈與伊頓的最大區別,用其前同事的說法最為恰當:“在需要的時候,他能夠變的非常強悍。”
蔡澈到達底特律克萊斯勒總部後僅幾個xiǎo時,就開除了包括市場和銷售負責人、首席行政官及公關主管等三名公司高管。而他做過的最聰明的決策是他接連讓公司開發出兩款熱賣車型:300c和道奇charger。在300c和道奇charger熱銷的幫助下,克萊斯勒在2005年獲得18億美元的盈利,與此同時,通用汽車和福特都遭受了數十億美元的虧損。
正當克萊斯勒逐漸顯lù出一些生氣的時候,2005年7月份60歲的施倫普突然宣佈將會在年底退休,離開這家已經工作了44年的公司。他的工作合同原本一直持續到2008年。
施倫普的確遇到了麻煩,他勾勒的全球商業帝國藍圖中,與日本三菱汽車的結盟完全失敗;克萊斯勒情況好轉時,賓士業務卻又陷入了近10年來的首次虧損。最終,董事會對施倫普喪失了耐心,請他選擇了退休。而在克萊斯勒擁有著出sè業績的蔡澈成為了施倫普的繼任者。
但壞訊息是,克萊斯勒的銷售出了問題。2006年9月克萊斯勒宣佈將會把下半年的計劃產量削減16%。但似乎,德國人並不認為自己有義務,或有能力再一次拯救克萊斯勒。於是,那個關於克萊斯勒可供出售的傳聞,開始回dàng在汽車業內了。
關於戴姆勒…克萊斯勒,有幾個需要記住的關鍵人物:
——伊頓,合併發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