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出這一步,也意味著這個案子沒有回頭的餘地了,趙江就是再開明再顧全大局再有原則,黨性再強,心裡對他也是會有那麼一絲疙瘩地,而且可能還會不小,因為這命令,是他下的。這行動,是他召集的。在行動之前,或許他還可以透過取消行動來改變這可能造成的後果。但既然沒有這樣做,那就意味著這事情也沒有回頭的餘地,既然都考慮到了潛在的後果,對趙志遠的案件,那無論如何也不能手軟。不然。他又何苦如斯?
王開平現在擔憂地是這個案件能夠挖出多大的連帶東西來,從幾年前辦這個案子所碰到的情況。以及當時辦案人員向他秘密報告的沒有向外界透露的資訊來看,牽扯到了省裡面不少領導,雖然具體是誰他不知道,但他知道肯定有,所以這次抓趙志遠他是下了很大的決心的,雖然,從表面看,這個案子已經查了三年,還是他當初讓黃安國繼續讓人秘密調查的,到現在,這個案件有了證據了,採取行動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並無需多考慮,就連黃安國也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又有誰知道王開平在前幾天晚上,黃安國人還在Q市,給他打電話彙報這一情況時,他是下了多大地決心,才決定要採取行動。因為這個一旦採取行動,並不是簡單的將趙志遠抓了,證明趙志遠有罪,追回三億公款了事,真正要面臨的是這個案件所連帶出來的一系列人和事,這才是令王開平頭痛的,他要在保證S省政局穩定的情況下來處理這一系列事情,而且這也是處理相關的一系列人和事的大前提,不能說因為這個案子把整個S省上層攪個天翻地覆,甚至影響到了整個根基,那這不是他所想要看到的。其實,這件事情畢竟已經過去了三年了,時過境遷,大多數人基本上已經淡忘,完全可以將此事徹底掩蓋過去,那樣的話每個人都舒心,而且王開平現在在S省雖然說不搞一言堂,但他在S省真正地影響力卻已是和三年前不可同日而語,如果說他當初選擇讓黃安國到G市去繼續暗中調查這個案件還有想借此案來開啟S省的政治局面的想法的話,那他現在已經沒必要這樣做了,因為這局面在這幾年來也早已被他慢慢開啟了,這其間,王開平也沒有想到的是這個案件一拖就是三年之久。
而在三年後,王開平依舊選擇了將此案辦理下去,或許王開平僅僅是想給自己一個交代,給還在牽掛著此案,為此案付出地諸如黃安國、任強乃至那名臥底一個交代,又或,他想對得起自己天天走進走出地省委大樓,頭上那掛著的國徽。
再過兩天,趙江也該知道此事了,王開平喃喃道,或許,不需要兩天,一天,一天地時間,趙江就能知道此事了,相信他會明白自己的用意的,但既便如此又怎麼樣,兩人之後的相處或工作上的合作總歸是會受到影響,不錯,今年中央突然點名讓趙江提前進京述職這事是他弄的,為了讓趙江覺得這事不是很不正常,還多點了省政府的兩名主要副省長,當然,王開平自己也沒這麼大的本事,能影響到中央領導的決策,至少現在還沒那麼大的能量,他這是把這次的案件向中央做了彙報,得到了中央的支援,才會有今天趙江幾人提前赴京這事,不過王開平在和中央領導彙報的過程中,所說的一切在基本實事求是的原則上,還都是維護趙江的,也算是給中央領導同志一個先入為主的看法了。
王開平今晚想了很多,怎麼樣在維護S省大局的前提下處理這個案子,就如同他前天興致勃勃寫的那幾個毛筆字一樣,不動搖才是一切的根基,所以,他很頭疼,他也想了和趙江往後的相處問題,這肯定是一個很難的問題,但其實王開平內心深處還有一個非常有可能生的想法,但他卻沒有正視或主動去逃避的想法。從目前來說,已經把這個案件拿到檯面上來處理,並且目前中央領導也瞭解一點了,但是即使他之前在彙報的過程中所說的話全是向著趙江的,恐怕等這個案件調查出來之後,趙江要繼續留任在這個位置上的話,很難,很難,至少之前還沒有見到先例,見到的都是受到牽連,導致黯然離任的,依王開平自己的猜測,或許,不用說猜測,現在就可以肯定,趙江或多或少是要受到這個案件的牽連的,主犯是其兒子,他可能要因為這個案件而受到影響了,所以最終的結果是趙江可能會離開省長這個職位,這一點,王開平一直都不忍去想,不願意去想,因為想了的話,他會覺得是他才會導致趙江離任的,他有種愧對趙江的感覺,要是他不繼續調查這個案件,那不就一切都沒事了,他此刻也不用為因為往後怎麼和趙江相處而苦惱,但其實,假若趙江都已經離任的話,他還要用為兩人今後怎麼相處而煩惱嗎?或許,王開平貴為省委書記,此刻也是庸人自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