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部分(2 / 4)

小說:半世浮萍隨逝水 作者:開了

第三日下午,軍隊來至開封府外城西北水門處,水門城牆上站了一排身穿盔甲計程車兵。

周昱昭下令就在城外安營紮寨,而這時,據說陳王的軍隊亦抵達東北水門處。

此際天干地燥,一連許多日不曾降雨,城外毫無遮蔽之所,周昱昭身先士卒,不比將士多飲一口水,不比將士少曬一絲陽。

李眠兒知道他不會等許久向開封發難,但沒想到他會在當日晚上就主動發起攻勢,根本不容陳王以喘息之機。

而這場攻城戰竟十分出乎她意料。並不如她當初所恐懼得那般千難萬難。

當她被接進城門時,她還在發懵,這可是都城開封的外城啊,怎麼會這麼快就被撲倒?

稍後的後來,她才輾轉獲悉戰鬥的部分過程。

是晚,周昱昭將四十萬軍隊分為四組,分四個方向一齊攻城,周昱昭率兵攻陳王所在的東門,秋尼攻最為薄弱的東門,王錫蘭啃地勢最難攻的南門。而朗格則對付靠近皇城最近的北門。

開封城內原有的京兵不足十萬。加上陳王帶來的十萬。不過二十萬。倘只盯著某一城門進攻的話,陳王傾二十萬兵力死抗,城很難攻破。

當週昱昭分四路進攻的話,梁軍的劣勢就顯出來了。每個城門留守五萬的話,只要哪一個有略現薄弱就很容易被攻下。

果然,經過一夜奮戰,陳王四個城門來回跑,耗得他精疲力竭,當秋尼在第二天夜裡終於開啟一個缺口時,他想再調兵前去阻止為時已晚,又怕周昱昭趁勝直擊裡城,不得不草率收兵。退居里城。

就這樣,開封裡城之外與外城之間的地域歸屬了周昱昭,大梁無疑已是強弩之末。

能這麼快奪下這一片地方,無論於李眠兒還是於周昱昭而言意義都太大,因為她孃親正是安葬在西大街再往西的一所道觀腳下。待周昱昭將這一片清理乾淨,她便可以去看看孃親了,她甚至有些迫不及待,她心裡隱隱地有一種類似復仇的快感。

至於周昱昭,則是因為武王府地處裡城的金水門外不遠,除了原來的秦王府,就僅有武王府是建在裡城之外的,那裡藏著他的一雙至親父母。

對於皇城裡的那個太宗皇帝,期初,因為父親李琛的原因,她曾有那麼一會兒覺得他和藹和善,然自打與北寒和親一事後,她便與他沒有什麼瓜葛;當從蔣素娥那裡聽到孃親的悲慘遭遇亦是因為他一手之過時,李眠兒在心中更加對其不喜;而穆蕊孃的死,無異於將她對大梁殘存的一點情份徹底掐碎。

開封外城裡的人在周軍入主後,並沒有表現出何其驚訝,何其慌恐,因為周昱昭軍隊的聲名他們早已聞曉,所以,當陳王戰敗後,除了依附皇族的達官大戶隨其遷入內城外,平頭百姓沒有幾戶如避瘟疫似的跟著逃進裡城,因為他們相信周軍進城後不會施展掠奪。

必須的,周昱昭沒有令這裡的百姓失望,周軍進城後,不曾驚動百姓一絲一毫,更不曾燒殺搶掠,卻是除了安撫還是安撫,所有的吃穿用度,或花銀兩購買,或自給自足。

進城的第三日,周昱昭就將武王府整頓完畢,並將李眠兒安置其中。

在這幾日間,裡城以內亂成什麼樣,他們不得而知,但是不難想象。

第五日這一天,周昱昭率大軍壓臨朱雀門,示威挑戰。

大軍都集在南城,喜熱鬧的百姓也都圍到南邊去,李眠兒則趁著此清靜之時,偷偷招來府裡的馬車,一路向西,前往探望她的孃親。

她不想讓人跟著,所以才挑了這麼個時候,她想單獨和孃親呆一呆,有許多私心話要同她講,還有,她不想讓人打擾,她想在孃親的墳前好好哭一場,對孃親的思念與悲痛已經許久沒有尋著出口宣洩一把了。

其實,未到墳前,李眠兒在車廂裡早淚眼盈盈,她揪著一顆心,一次又一次地問蒼天問大地,為何不讓孃親再多等一年,再多受一年孤苦?只要一年,自己便可能帶她脫離苦海,與自己共享天倫,為何上天要那麼殘忍?

然,再多的討問,再多的不甘也只能化作認命的淚水。

在思維的愈漸麻木中,車子拐進了一座山腳,車伕跑下來開了車門,李眠兒抹抹淚,緩緩走下車。

“你就在這裡候著,我有一會兒才回!”下車後,她制止住了車伕的跟隨,獨自朝著孃親的墳塋步去。

走著走著,她的步履兀地一僵,前方就是穆蕊孃的墳塋所在。只是,這會兒,除了她,墳前還杵了一個身形。

那身形纖細曼妙……很快,李眠兒就識出那身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