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本書裡提到的名詞,在電影之中從頭到尾都沒有明確地出現過,但卻是“死亡幻覺”這個劇本所構建體系的根本。
書中提到了一系列生澀的詞彙,包括“離線宇宙”、“原發宇宙”、“聖物”、“活控體”、“死控體”等等。但撇開把這本書的內容代入劇本,“死亡幻覺”的故事就變得清晰起來。
我們生活在危機四伏的原發宇宙中,由於某些不可知的原因,原發宇宙會偶爾偏離正常的時間軌道,走向註定毀滅的歧路:離線宇宙。離線宇宙出現的第一個訊號就是“聖物”的降臨。為了避免整個世界的覆滅,被上帝選中的“活體接受者”必須在離線宇宙的大限到來之前,將“聖物”送還原發宇宙。而他周圍的“被控體”將竭盡所能誘使他完成這一艱鉅的任務。在這之後,離線宇宙將準時關閉,原發宇宙則返回“歧路”的起點,繼續沿原有方向執行。而包括“活體接受者”在內的一切“被控體”,都將不復記憶,心中只留些許殘篇,彷佛大夢剛醒。
“死亡幻覺”的故事除了開篇和結尾之外,中間的部分全部發生在離線宇宙之內,一切事件都沿著宿命的軌跡引向唯一的結局:活體接受者東尼-達克犧牲自己,拯救原發宇宙。
“那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東尼-達克就是活體接受者,他必須犧牲自己,才能使世界避免被毀滅,重新回到原發宇宙的軌道上。”顧洛北面前的桌子上,沒有裝訂好的劇本散落在桌子上,每一頁上面都用紅筆做了標註,顯然做了許多功課。
看著顧洛北眼神裡閃爍著興奮的光芒,理查德-凱利也顯得很激動,不僅因為演員如此用功,對於電影的拍攝是再好不過了,也因為找到了知音,“對,就是這樣的。在影片開始時,天空墜落的飛機引擎就是‘聖物’,小鎮裡的其他居民都是‘被控體’。其中兔子裝扮的弗蘭克和女主角格雷琴都是‘死控體’,弗蘭克使用異次元通道和東尼進行了溝通,而格雷琴則是直接和東尼進行接觸,他們在離線宇宙裡唯一的作用就是設定‘引導陷阱’,保證東尼瞭解一切真相併成功地將‘聖物’及時送回原發宇宙。”
這段對話實在太過詭異,如果被其他人聽到,只怕都會懷疑是兩個精神病患者在進行溝通。不過還好,這裡是弗吉尼亞州的劇組片場,劇組人員都讀過劇本,即使不明白他們在講什麼,對於這些內容也是知道的。所以顧洛北和理查德-凱利成功地避免了被認為是瘋子的危險。
“那麼,二十八天六小時四十二分十二秒就是離線宇宙的大限時間,那一刻的到來,就是世界末日,對吧?”顧洛北的話,得到了理查德-凱利連連點頭的認可,“那麼,故事就是需要東尼犧牲自己,把聖物送回原發宇宙。弗蘭克和格雷琴一直在引導東尼,東尼從無知到了解,到明白了自己的宿命;從迷茫惶恐到恐懼憂傷,再到抗拒,最後才接受這個事實。就是這個劇本的主線!”最後,顧洛北甚至沒有再詢問是否如此,而是斷定地用肯定句陳述到。
“對!”理查德-凱利激動地拍桌而起,可由於太用力了,疼得齜牙咧嘴的樣子,逗得周圍的人都大笑起來。“埃文,我真的是太幸運了,不對,應該是說我們劇組太幸運了,我對你的表演越來越有信心了。”
但顧洛北卻沒有理查德-凱利的喜悅感,他能夠理解得如此透徹,一方面是因為前世有讀過這部電影的影評,雖然記不清楚,但還是對理解有幫助的;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他這一輩子的確很是聰明,哈佛大學裡功課的出色就可見一斑了。可理解不等於演技,這個角色比想象得要有深度得多,也複雜得多。
孤僻、精神世界獨特、恐懼、憂鬱、大膽、勇於挑戰權威、叛逆、無助、敏感、脆弱……這些錯綜複雜的性格,全部要集中在東尼-達克的身上,他的眼神他的動作他說話的習慣,甚至他站立、行走的姿勢,都是值得研究的。顧洛北對於傑克-吉倫哈爾的表演有依稀的印象,但這一次的表演,卻是需要顧洛北從頭開始的。
挑戰演技,他的確是有些擔心的,那天和安妮-海瑟薇聊電話時可不是隨口胡謅的。要麼就不做,既然決定要出演電影了,就要做好,甚至還要出彩。所以,顧洛北對於自己的第一個角色是十分重視的。
進入劇組的第一天,顧洛北就見到了德魯-巴里摩爾,這位年僅二十五歲就經歷了娛樂圈起起伏伏的女演員,此時已經完全走出了陰霾,更因為“霹靂嬌娃”的大熱而容光煥發,雖然因為長期飲酒和吸毒,她的容顏比年齡看起來還要老一些,但不可否認的是,如今的德魯-巴里摩爾的確是有自己魅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