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與此同時,各個影評就已經迫不及待地在網路上蔓延了開來。
“如果你以為這只是一部普通的懸疑片,一直等待著合理的解釋,給故事一個完美的結局。兇手,終究會水落石出的。那麼,你就錯了。大多數懸疑電影都愛好故弄玄虛,過程曲折結尾卻又一個掀起高潮的逆轉,但回頭一想,卻可以發現無數的漏洞。‘致命身份,卻不是如此。
這部電影,是少數能夠欺騙觀眾達四次的片子。第一次大家都認為兇手是犯人;第二次兇手又成為了老闆;第三次是人格揭示,讓所有人恍然大悟;第四次才明白兇手是孩子。更巧妙-的是,它的第三次反轉其實是個幌子,目的是為第四次反轉做鋪墊和放煙霧。
觀眾之中不乏推理愛好者,他們也許一開始會認為孩子是兇手。但是當劇情發展到孩子詐死,十重人格揭示——電影之中醫生錯過了最重要的第十一個人格,還有煽情訣別時刻,大部分人都已經派出了孩子的嫌疑。可偏偏,電影的末尾卻帶來了大逆轉。
即使是大名鼎鼎的‘第六感,、‘搏擊俱樂部,、‘萬能鑰匙,也都只是在全片結尾出的一次反轉而已。但‘致命身份,卻用了四次反轉,為我們帶來了人格分裂全新詮釋的一部精彩影片,堪稱完美。
沒有無用鏡頭,所有情節都有伏筆,所有伏筆都有深意,整體邏輯流暢,懸疑精彩可信。此片絕對是懸疑驚悚電影之中的經典之作!”
威廉-伍德沒有任何疑問,在“娛樂週刊”之上表達了對“致命身份”的喜愛。除了電影本身威廉-伍德對於埃文-貝爾首次製作人的作品也談了自己的看法。
“埃文站在製片人的立場之上,依舊延續了他作為演員時挑剔而個xìng的眼光。他選擇瞭如此一部處處可見精心設定的劇本,為所有人帶來了一次驚悚刺jī的視覺旅行,然後在結尾之處不由拍手叫好。埃文的製作人首秀,讓人信服!”
願意觀看埃文-貝爾支持者評論的,“娛樂週刊”會是首選,即使它不是專業的電影、音樂雜誌;反之,希望看看對埃文-貝爾指責的評論,大家都知道應該翻開“首映”。
“這是一個瘋子的世界。”這是艾略特-卡特對於“致命身份”電影評論的開篇語。
“這根本就是一個無聊至極的劇本當編劇腦海裡再也搜刮不出任何新意的時候,他就選擇瞭如此愚蠢的方式來欺騙觀眾。
懸疑電影,最重要的就是邏輯。當我們費盡心思去尋找本片的邏輯時,一句‘人格分裂,就將所有的思考、所有的疑huò解決了?不可能!這就是一個病態的劇本,開始時結構巧妙-、環環相扣,可是到了後期無法將邏輯講述明白就牽強附會地以人格分裂將所有事情一筆帶過。這根本就是為了懸念而懸念為了推理而推理。
也許有人會說,你沒有看懂這部電影所以才會抱怨,只有看懂的人才能夠了解這部電影的魅力。但事實上,這就是一部沒有邏輯沒有結構沒有中心思想可言的劇本。懸念加懸念,疑點加疑點,結果成為了一部大爛片。”
艾略特-卡特清晰地表達了他的立場,認為“致命身份”根本就是無法自圓其說,才編造出了人格分裂這個說法來進行遮掩。這一次,如同“死亡幻覺”、“改編劇本”一般,贊同艾略特-卡特的評論算不上多但也不少,這讓“首映”雜誌頓時精神抖擻。
至於埃文-貝爾艾略特-卡特只用了一句話做總結,“根本找不到他在哪裡,被暴雨淹沒了身影”,以此來形容埃文-貝爾的表演沒有任何亮點可言,根本就在電影之中消失了。
威廉-伍德和艾略特-卡特的爭論,其實代表了專業人士對於“致命身份”的兩種觀點。一部分專業人士認為,這是一部經典好片,將人格分裂大膽地實體化以這種形式來挑戰法律道德的新底線;一部分專業人士則認為,故弄玄虛卻自己無法解釋清楚,以一個薄弱的人格分裂進行解釋,反而讓電影看起來像是一群瘋子製作出來的產物。
“致命身份”本就是劇本高於演員的電影,在其中,演員的表演空間很有限,更多是透過演員的角sè塑造,將故事串聯起來,故事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有評論認為,超強的陣容讓電影的推進看起來流暢而舒適,值得信服;也有評論認為,製作人埃文-貝爾完全糟蹋瞭如此強勁的陣容,讓所有演員淹沒在了故事之中,謾綃辦法綻放出自己的光芒。
對此,埃文-貝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演員再出sè,也是為了故事而服務的,因為角sè是依託在故事之中而存在的,除了自傳電影。如果為了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