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泰德都公認第二首才是最好的,但沒有想到,埃文-貝爾卻注意到了第三首,阿黛爾-阿德金斯不由看了凱蒂-佩裡一眼之前凱蒂-佩裡就說過,其實第三首是十分不俗的歌曲。現在看來,凱蒂-佩裡和埃文-貝爾的見解倒有一些相似之處,阿黛爾-阿德金斯不由就認真地再次傾聽起來。
凱蒂-佩裡倒是沒有預料到這樣的局面,她對於音樂創作還是處於不斷摸索當中對於布魯諾-馬爾斯的音樂她只能說出一個大概,更多是一種直覺要讓她站在專業的角度說出個一二三來,還真是為難了。但沒有想到,凱蒂-佩裡的直覺今天卻得到了埃文-貝爾的認可,這對於她來說是一種衝擊:為什麼這首歌會得到埃文-貝爾的青睞?是她的運氣還是直覺的正確?凱蒂…佩裡也沒有任何放鬆竊喜的情緒,反而皺起了眉頭,拉長了耳朵,認真傾聽布魯諾-馬爾斯再次播放的這首歌曲。
這首歌並不長,也就三分鐘左右,再次播放完畢之後,埃文-貝爾開口說到“你們沒有覺得這首歌的樂器實在太多了,反而讓旋律都被淹沒了嗎?”他也是在表達自己的意見,不見得百分百準確,但至少可以互相討論一番。
“為什麼?鋼琴、貝斯、架子鼓、吉他,前後也就是樂隊的四種樂器,會太多嗎?”瑞安-泰德率先說到,對於這些細節問題,其實他們都討論過,不過最終得出來的效果都不如預期。
埃文-貝爾搖了搖頭,看著瑞安-泰德露出了不置可否的態度,他直接就站了起來,坐到了旁邊的電子鍵盤前面“布魯諾,你創作這首歌時是一種什麼心情?”
“孤單?”布魯諾-馬爾斯把椅子轉過來,面朝向了埃文-貝爾。
“我從歌詞裡聽出來了。”埃文-貝爾一句話讓布魯諾-馬爾斯露出了一個羞澀的笑容“既然是孤單,那麼你就應該把旋律最簡化,讓樂器本質的那種sè彩凸顯出來,依靠樂器的音質去渲染氣氛,這樣效果就會好很多。”
如果埃文-貝爾沒有聽錯的話,剛才這第三首歌是後世布魯諾-馬爾斯包含在專輯裡的一首歌,叫做“望月訴衷腸(TdMkungTa,TheMaan)”不過這首歌的名聲並沒有那麼響亮,在埃文-爾記憶中也沒有發行單曲。但是這首歌的質量卻是不容置疑的。
現在埃文-貝爾所聽到的,編曲上還是有一些問題,除了樂器過於繁雜之外,整首歌的jīng髓也沒有完全抓住,歌詞也不是埃文-貝爾記憶中的模樣,甚至於連“望月訴衷腸”這句副歌裡反覆出現的經典歌詞也沒有出現。
從剛才布魯諾-馬爾斯回答“孤單?”時使用的是上揚語氣就可以推測出,布魯諾-馬爾斯在創作的時候靈感也是相對比較模糊的,所以整個曲風還是有些龐雜,有點漂浮不定的狀態,這和共和時代在使用大提琴做主旋律之前創作“道歉”這首歌是一個道理,只是問題的表現形式有所不同罷了。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布魯諾-馬爾斯的稚嫩了,他在沒有完全確定風格之後,創作時太多的雜念,導致整首歌裡融入了太多的東西。
事實上,布魯諾-馬爾斯成名之後,他豐富多變的曲風一直是被人們津津樂道的,流行、搖滾、雷鬼、節奏藍調、靈魂、嘻哈……不過布魯諾-馬爾斯很好地把這些風格區分整合,該**時**,該融合時融合,整個創作思路十分清晰,遊刃有餘。而現在的布魯諾-馬爾斯,缺乏的就是這種區分整合能力,還是需要時間慢慢沉澱。
任何一名製作人需要具備的一種能力就是,對歌曲的準確定位。什麼樣風格的歌曲採用何種編曲最為合適?什麼樣情感表達的歌曲採取何種演奏方式最為合適?其實旋律簡單說來,就那麼一些,但為什麼不同的音符可以組合搭配出截然不同的旋律呢?除了音符的排列組合之外,樂器的使用、編曲的製作都是重要的因素。
在埃文-貝爾看來,布魯諾-馬爾斯作為創作者對這首“望月訴衷腸”沒有一個準確的定位,導致歌曲真正的魅力被埋沒,而瑞安-泰德也沒有解讀出布魯諾-馬爾斯〖真〗實的意圖,在歌曲編排的過程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判斷失誤。如果將編曲變簡單一些,然後根據需要再一點點豐富編曲,反而會讓這首歌的本質浮出水面。
現在埃文-貝爾要做的,就是換璞歸真,然後重頭再來,給予布魯諾-馬爾斯一點靈感,也給予在場所有人一點靈感!
埃文-貝爾說完之後,沒有再深入解釋,直接就在鍵盤上彈奏了起來。埃文-貝爾沒有使用電子音,而是還原到最基本的鋼琴鍵盤音,整個清冷的感覺就流露了出來“我明白你已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