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抹殺他對於費家灣煤礦的功勞。
然而,他付出了那麼多,得到的是什麼?每個月一千多塊錢的工資,每年幾千塊錢的獎金,按照煤礦的規定,他的獎金係數最高,是3。0,也就是說,是普通工人的三倍,偶爾的,縣裡也會給他一個紅包,幾百到幾千元不等,然後,就是一系列的榮譽證書,什麼優秀黨員,先進工作者,優秀礦長……
原本,他對於這個,他已經很滿足了,他並不是一個物質yù望很高的人,部隊養成的艱苦樸素的作風,他也一直堅持著,再說了,煤礦這樣的地方,他也委實沒有什麼消費的地方,更何況,他可是礦長,差不多什麼都可以報銷,他根本沒有什麼花費,老伴兒早死,就兩個孩子,他的工資,他的獎金,那也是足以讓他們過上豐衣足食的生活。
可是,一次煤炭局組織的考察,或者應該說旅遊,卻是徹底的改變了他的看法,他們去的地方,是歐洲幾個最發達的地區,這一次的旅行,讓他大大的開了眼界,也讓他感覺到了地區的落後,當然,這些並不足以改變他的內心,最讓他心底失衡的,是那些煤礦的礦長們,他們一個個的出手闊綽,完全可以說揮金如土,錢在他們手裡,彷彿就是紙一般,根本沒有一點心痛,而他準備的五千元錢,在他們眼裡是那麼的寒酸,還有他一身幾十元錢的普通衣服,讓他在一群暴發戶中,顯得是那麼的另類。
暴發戶,蛀蟲……這是他對那些同行的稱呼,他鄙視他們,他瞧不起他們,至少,那時候他是如此想的,然而,他心底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