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各派首腦俱都圍攏過來,張無忌道:“原來是劍聖玉趾降臨,明教有失遠迎,劍聖勿怪。”
柳生雲裳略顯濃密的黛眉微微一挑,道:“張教主不必客氣,你我在東海之上已經照過一次面了,久仰大名,幸會幸會。”
張無忌道:“當日有幸見識劍聖絕技,驚為天人,至今仰慕有加。劍聖既然來我明教,還請容我等一盡地主之誼。”
柳生雲裳搖頭道:“我今日前來此地,非為做客,也不為奪刀,只為一會中原豪傑。不過屠龍刀既然已經到了我的手上,諸位若想拿回去,須得展露出擊敗我的本領,否則,我便將這柄中原神兵帶會大和,為此次中土之行做一個見證。”
空聞方丈道:“阿彌陀佛!這位女檀越既然有東瀛劍聖之稱,那必定是用劍的。屠龍刀雖利,卻與施主不相匹配,施主何必強行招惹是非?”
柳生雲裳道:“大師此言差矣。萬般武學殊途而同歸,我手中月輪劍按照中原人的說法不也被稱作武士刀麼?可見刀劍之別不過是外在表象,劍道未臻至上境之時,無法勘透迷障,故為武器形體所縛。若劍道練至化境,則一草一木、一竹一石,萬事萬物皆可為劍,飛花摘葉都能化作無上劍道,劍也好,刀也罷,不過是心中劍道的延伸外用,和草木竹石並無本質的區別,屠龍刀自然也可刀為劍用。”
柳生雲裳對於劍道的理解乃是當時巔峰,所說的話本是自己對劍道的理解,可謂字字珠璣,體用無窮。
但這等境界委實太過高妙,群雄中能領略其中真意的不過張無忌和楊瑤琴二人。其餘的便是滅絕師太、宋遠橋等人也僅僅是一知半解,蓋因這等不滯於物,手中無劍的境界離他們還很遙遠。
群雄雖然無法理解這等境界,但柳生雲裳的話還是讓他們有種不明覺厲的感覺,那種遠邁俗流的超凡之境,眾人只是想一想,都有種發自內心的憧憬與嚮往。
張無忌道:“柳生劍聖武功卓絕,當日在東海上與蕭大哥驚天一擊,蕭大哥也坦言僅勝一招,可見劍聖的高明。無忌自知武功一道上,恐怕難以勝過劍聖,但屠龍刀乃中原之物,絕不能落入外邦之手,無忌自當奮力一搏,雖敗無悔。”
柳生雲裳道:“張教主客氣了,決定一場勝負的並不僅僅是武功,意志、反應、膽略、魄力、信念等都有可能成為關鍵的勝負手,未曾比過之前,誰能斷言一場勝敗?”
張無忌正要答話,耳中突然傳來數聲輕喝,接著便會密集如雨的噼啪聲。
眾人急忙轉頭望去,之間場中原本對峙蕭璟和少林三渡已經爆發出激烈的大戰。三僧各佔一個方位,手中黑索凌空飛舞,彼此環繞起伏,或圈或攔,如繭如網,織成一個往復迴環的黑色圈籠,將蕭璟圍在中間。
蕭璟右手打狗棒或點或掃,每次出手都能精準無誤的擊中一根飛來的長鞭,那長鞭靈動如蛇,虛實難辨,但遇上這跟碧玉竹棒,好似遇到剋星一般,每一次碰撞都似被點住七寸,使得鞭上勁力潰散,後招難以為繼。
三僧連連變招,將一根長索使得風雨不透,卻始終難以近得蕭璟之身。渡厄禪師見金剛伏魔圈一時難以奈何蕭璟,當下左手豎起成掌,呼的一聲拍過來,一股強悍的罡風聚而不散,排山倒海一般向蕭璟攻過來。
三渡心意相通,一人起念,二人意會,渡劫和渡難幾乎在同一時間以同樣的方式拍出一掌。
蕭璟同樣右掌翻起,降龍十八掌迅疾而出,剎那間向三個方向各擊出一掌。只聽砰一聲,三道劈空掌力在同一時間碰撞在一起,虛空中悶響陣陣,仿似有驚雷炸響一般,激起無邊塵埃。
三渡內力遠不如蕭璟深厚,但三人聯手,藉著佈下的金剛伏魔圈大陣,彼此互為奧援,這一番碰撞竟然並未太過狼狽,僅僅是身軀一晃,稍退半步而已。
三渡一掌失利,不退反進,金剛伏魔圈再次縮小範圍,緊接著二掌接踵而至,內力在長索組成的圈中連成一片,威力倍增。
場下的空聞、空智等一齊‘噫’了一聲,聲音中充滿了驚訝佩服之情。
原來三渡這一掌,乃是少林七十二絕藝中之一的「須彌山掌」。這門掌力極難練成,那是不必說了,縱然練成了,每次出掌,也須坐馬運氣,凝神良久,始能將內勁聚于丹田,哪知三渡要出掌便出掌,一動念間就將「須彌山掌」拍了出來,實在是遠勝過他二人。
隨著金剛伏魔圈的縮小,蕭璟只覺身周氣流在三條黑索和三股掌風激盪之下,竟似漸漸凝聚成膠一般,使得他招式變動間如同被黏住了一般,滯澀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