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編隊分十組,依次前出偵察,輪流試探對方的各項引數,” 此時此刻,這位被蘇文倚做頭號打手的‘猛將’,正在一臉淡定地做著十分與猛將形象不符的戰術部署, “先從一、二編隊開始,高速接觸,不要陷入纏鬥,看看這些傢伙有沒有中距密集陣或是點防武器; 三、四編隊進行遠距離轟擊,嘗試把這些傢伙可能存在的護盾或是充能裝甲給我逼出來!” ...好吧,新澤西也不是靠莽來混飯吃的。 她並沒有因這神秘的失控AI艦隊僅有區區四艘船就小瞧對方。 相反,她實際上一直把自己擺在‘劣勢’的位置: 這裡離帝國核心星域已經十分遙遠,即使還能有第二波支援,一時半會都難以抵達。 何況抽調了這三百多艘戰艦之後,本土那邊已經沒有了機動力量。 除非動用本土防衛艦隊,否則她無法得到任何額外增援。 與此相對的是,這片超空間航道雖然偏遠,但終究還在海金星域的範圍內。 從那四艘神秘戰艦出現時的架勢來看,對方有後續增援能力的可能性很大——它們出現的時候,看起來也不像是經歷過長途航行的樣子。 船體光亮嶄新,能源十分充沛, 但凡中途遭遇過戰鬥,絕對不會在這個樣子。 ...而以海金星域的情況來看,假如它們起航的港口離這裡很遠,那麼也必然會遭遇戰鬥——畢竟當地沒有任何一個除AI以外的勢力能和失控智械共存,它們不可能穿越一整片星區而不遭遇任何戰鬥。 因此。 在新澤西看來。 很可能在這段超空間航道附近的位置,就有一個失控智械的港口。 最起碼,也該是一個能駐留一定艦船的泊地, 或是一個星門之類、某種‘快速傳送通道’的終端。 出於這一點,她其實感到了不少壓力: 無論如何,都應該料敵從寬, 己方得不到更多支援,對方卻說不好究竟‘是不是會有增援’、‘究竟能有多少’。 這種情況下... 別看她擁有的兵力,遠勝這區區四艘神秘戰艦, 三百二十比四的數量優勢,也足以壓倒後者那幾門致命的‘大型反中子束’。 但假如是這些失控智械們再從外頭搖人,還不好說究竟哪邊能有數量優勢呢! 想到這裡,新澤西也不由得覺得有些棘手: ‘真是麻煩,偏偏戰場在超空間裡...’ ‘這種鬼地方,可沒法用空間阱!’ .. 超空間內,自然是沒法使用空間阱的。 這裡可不是物質宇宙。 之所以被冠以‘超空間(hyper space)’的名頭,它那獨特的多層重疊相空間特徵,是主要因素。 在這種地方,單純的空間阱,是很難起到和在物質宇宙裡一樣的封鎖效果的: ——封鎖了一層,其他層呢? 超空間裡的多相空間可以互相重疊,空間阱的封鎖效果可沒法透過多臺部署來重疊。 ...真要有這麼容易就能干涉超空間的話,那也不會有那麼多文明,對超空間風暴畏之如虎了。 沒法確定雙方完整實力比的情況下,新澤西選擇了最為穩妥的方案: 既然對方的裝甲、護盾、以及其他子系統,明顯技術水平不低,以至於無法用現役戰艦的這些T3、T4級別的‘老舊裝置’掃出個好歹來... 那麼就只好陸續試探。 嘗試透過頻繁且多次的一擊脫離,來摸一摸對方的底。 不可能在沒搞清楚對方的具體引數的情況下,就貿然押上整支艦隊。 隨著她的命令下達。 總共四十艘‘雲海’與‘颶風’前出,以與對方几乎相差無幾的超高速、劃出靈敏的弧線——就像是在利用大質量天體打出‘引力彈弓’一般,於這條拋物線的頂部、在極近距離上打出一輪齊射。 隨即以急速向反方向變向的方式,在弧線頂端、雙方距離最近的那一段路程轉瞬即逝之後、又迅速拉開。 一瞬間無數道蒼藍色相位鐳射與淡白色反中子束交錯而過,像是迪廳舞池裡壞掉的鐳射燈一般忽亮忽暗。 那恐怖的反中子束有不少命中了船體相對較大的‘颶風’, 但卻被後者身上忽然亮起的大型壁壘護盾擋下——只能說是勉強擋下,護盾受擊部位黯淡的光芒,明顯展現出它受到的衝擊極其嚴重... ...得虧這是能量護盾。 若是是粒子護盾,尤其是某些文明喜歡使用的、比較比較奇葩的,採用某些高凝聚態重元素粒子所組成的‘重型擬鋼護盾’。 那麼這一下子,估計已經引發了正反中子的湮滅反應, 整艘船都得被湮滅反應釋放巨量純能所誘發的恐怖爆炸、炸得粉身碎骨了。 ‘......’ 無論是親臨前線指揮的新澤西,還是後方遙控的蘇文等人,都不由得眉間一鬆: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