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下的大地,是一顆人造星球。 不明原因、出現在虛境裡的人造星球。 這是一條很重要的線索。 它引出了好幾個問題。 首先... 最關鍵、最重要、也最不得其解的問題: 它的創造者是誰? 人造星球作為無盡星海之中、工程學領域的幾項標誌性里程碑大工程之一,可不是隨隨便便哪個阿貓阿狗就玩得起的。 哪怕體積再小,工程量依然擺在那裡。 沒有一定體量、國力不夠雄厚的文明,根本不配搞這種標誌性工程。 ...的確是標誌性工程。 因為‘人造行星’的工程量,本身就是衡量‘行星巨構、星系巨構’之間差距的一條分水嶺。 換句話來說。 有能力創造這玩意兒的文明,本身也有能力建造普通的星系巨構了。 而在星海里,能‘拍奇觀’的文明,總不會是個吃乾飯的,必然有兩把刷子。 最起碼也得是個絕活哥。 但哪怕是絕活哥,也不可能吃飽了沒事幹、滿世界亂扔不可燃垃圾的: 這是人造星球。 直徑數百上千公里的龐然大物。 把它送進虛境裡的難度,和往海里扔個礦泉水瓶子,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 那麼第二個、甚至第三個問題又來了: 它的用途和目的是什麼? 它進入虛境,是否是創造者的主動行為,是的話那麼目的又是什麼? .. 不知道。 統統不知道 有太多問題難以解答了。 “話說...什麼樣的人造星球,才配得上一層裝甲外殼?” 依然保持著場外觀眾連線的蘇文,不知道想到了些什麼,臉上慢慢地出現了一絲笑容。 這一點的確很不對勁。 尋常人造星球基本上都是巖質。 無論是殖民星球、據點星球,基本上都是巖質。 畢竟宇宙裡就是石頭最不缺。 泥巴甚至都還可以說有些罕見,畢竟這玩意兒也不是哪兒都找得到的。 土壤低於塵埃,塵埃低於岩石。 這是按絕大多數恆星系裡的珍惜度和易獲取難度,綜合而言。 可眼下這個... 雖然它的體積很小。 的確,根據星球的表面弧度來推算,它的體積真的非常非常小。 估計連月球的四分之一都沒有。 就是個大號的矮行星。 然而... 它有一層裝甲外殼啊! 由於沒法把物質樣本送回主星,同樣也沒法把那些都佈置在帝國主星科研部駐地裡的大型檢測分析儀、給運到虛境來。 因此蘇文不知道這層裝甲具體是個什麼成分。 但可以肯定它確實是某種合金,不是天然形成的金屬化合物。 可惜沒法分析一下... 畢竟跨虛境壁障搞物質傳輸確實很難。 憑藉‘心勝於物’的能力,蘇文確實能從智械空間往虛境召喚。 可從虛境往智械空間反向送回...就特別難了。 返程票可不是他現在有能力送出的。 但無論如何,‘合金裝甲地殼’的特性,是已經能確認的。 那麼... 問題來了。 什麼樣的人造行星,才配得上這層明顯成本高昂的合金裝甲地殼呢? “我有一個大膽的猜想,只是一個猜想,不一定對:” “有沒有一種可能,我是說可能,這是一艘天體戰艦呢?” 蘇文的笑容逐漸盪漾起來。 好吧。 不能怪他突然這麼興奮。 主要是這種條件下,也沒有比這更合理的猜想了... 說的也是。 誰沒事造辣麼大一顆人造星球、還給它整一層星際合金裝甲來當地殼啊? 這種東西一鋪上去,可以說星球地表就啥事兒也幹不了了。 不能種植。 誰吃飽了撐的要在合金地表上種莊稼? 不能殖民。 當然可以修建築物,問題是金屬地殼那導熱性... 好吧,白天熱死、晚上冷死,就是最簡單不過的形容了。 像蘇文穿越前、原本世界華夏南方某些時候的極端高溫天氣。 若是出現在這樣一顆星球上... 出門的人估計會感覺,自己像是一塊厚切牛排。 正在一口無比巨大的、燒紅了的平底鍋上活蹦亂跳。 每走一步,腳底都能被燙到起泡。 ...這種型別的地殼那就不是為生產和建設所準備的。 想生產、想殖民,有的是比它更好的方案,土壤地表和單純的巖質地表都要好得多。 唯一的可能性就是軍事用途。 天體戰艦。 這是最有可能的。 因此蘇文才會那麼躍躍欲試... ——天體戰艦啊! 星球級別的戰略武器。 話說對他這種鉅艦大炮主義者來說,這玩意兒簡直就是最上等的補品。 接觸到它的心情。 不亞於一名單機玩家、交了一個‘每出一款新大作、就給他贈送包括所有DLC和季票在內完整版’的女朋友;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