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麼。 這‘樸實無華’,也是以他的眼光來看。 蘇總隔三差五跟超級文明打交道,眼光高得不得了。 以他的標準,尋常文明有一個算一個,全都土裡土氣的。 而以他的眼光,稱得上可圈可點的... 那就已經非常牛逼了: 三款艦裝可全都是T5級別。 別看似乎不高。 可那也分跟誰比。 對超級文明來說,T5級別艦載武器,是不高。 可獵戶座能有幾個超級文明呀? 哪怕退一萬步說, 像斐族這種,超級文明裡算平平無奇路人甲水平的。 人家主力部隊的主流武器水平,也還真就是T5T6這一節... ...畢竟還有個價效比和實用性麼。 綜合水平定在T5,已經是蘇文特地要求低調一點、不搞高指標、浮誇風的結果了。 要不然光是憑著心智魔方本身的派生技術,定個T6也簡簡單單。 .. 三款心智派生艦裝,均為通用型號設計。 即預設了不同規格方案、可對應分別裝載於S、M、L三種規格大小的插槽。 X槽的方案一開始確實沒做,但要做的話倒也容易。 艦炮口徑通用這回事,主要是往小了做比較難。 這道理也好理解: 螺獅殼裡做道場肯定難一點嘛! 因此越往緊湊,越不好設計。 絕大多數常見的艦炮,基本上都是大插槽、超大插槽分作一類, 中、小,單獨再做一類。 像這樣大中小一口氣全都有可變方案的型別,還是很少見的。 至於X槽,主要是在強化供電、強化威力之餘,等比例放大,非常簡單。 因此最後定型的時候,也把魔方能粒子光矛和千兆硬光動能炮的X槽版本給一同整合了過來。 魔方能空間扭曲導彈沒做。 主要是X槽已經屬於超大型炮位,放戰列艦上都是軸炮級別,導彈類武器不需要那麼大的空間。 即使往上放大,導彈武器也是傾向於橫向拓展, 即‘增加發射管數量’,搞成規模更大的整合發射艙。 導彈和艦炮,雙方思路終究不一樣。 一般不會將它專門放入X級炮位。 因此最終就沒給它做X槽級的方案——倒是單獨設計了一款大型整合發射艙,以備將來有可能會出現的大噸位‘導彈武庫艦’所用。 ...且不說用不用得到,有備無患也不錯。 .. 既然是一艘戰艦,那麼‘防禦系統’和‘武器系統’,自然是最重要的部分。 剩下‘能源’、‘動力’這些,固然也重要。 但相對於前者來說,沒有那麼難確定。 能源不用說,一開始就定下了。 ——T6‘火種’魔方能反應堆(多相可變堆); 這是整艘船的核心,直接從心智魔方中匯出魔方能以供全艦所有裝置使用,屬於基礎之中的基礎,完全不可動。 後續僅僅是在原本斐族技術的基礎上,改成了帝國的規格和標準,相當於做了個技術層面上的本地化。 此外最佳化了一下充放能迴圈模式,從原本斐族技術的單向固定堆改成了多相可變堆。 對充放能速率、以及平均供能效率都做了不小的提升。 至於動力... ——T5‘遠望’魔方能超空間引擎; 這個沒什麼可說的,基本就是T5級別常規超空間躍遷引擎的PLUS版本。 專門用於超空間內航行,平時一般不啟用。 ——T6‘閃光’魔方能脈衝引擎(試製閃爍驅動型); 雖然說。 一款用於最高指標精英領艦上的推進裝置,居然還是試製性質的新裝備。 這聽起來有些讓人覺得不合時宜。 但是... 這的的確確是蘇文手中最新的型號了。 推進器麼,直接決定艦船航速,更是影響艦船機動性,重要性非常高。 在這方面,蘇文也是有充分考慮的: 一戰之前的‘無畏艦狂潮’,本質上不就是因為新式動力裝置的出現、一口氣將所有舊式戰列艦、以及防護巡洋艦之類玩意兒,全都給掃進垃圾堆裡了嗎? 光是那不到十節的航速提升,就能導致恐怖的軍備競賽。 可見戰艦航速的重要性。 蘇文是不敢在這方面放低指標的。 加之先前,對‘選擇’號生命方舟的深入研究之中,工程學部也發現了一些有意思的東西: 明石從生命方舟內部鋪設的那些‘空間橋’之中得到了一絲靈感。 採用了其中的設計思路,開始基於‘短距躍遷’的技術基礎上,‘進一步平滑細分’,試圖得到一款能夠更有效的脈衝引擎。 ——儘管通常來說,艦船隻有在橫跨星系的時候,才會使用各式各樣的超光速航行方式。 但非要從中找尋漏洞、另闢蹊徑的話。 倒也的確有些方法,可以在‘不開啟長途FTL巡航’的前提下,實現相同時間下、航程比FTL還誇張的近距離航行...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