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守得力不從心; 另一方打得酣暢淋漓。 前者的領土裡,處處都是要害。 後者隨便一出手,就是刀刀暴擊。 那確實不要太爽。 簡直就是開了無雙的情況下、在和一個綁手綁腳還目盲耳聾的殘廢打架。 這邊一棍子下去,那邊都不知道哪兒捱打了! 火礁星域的局勢崩潰速度之快,簡直讓蘇文看了滿心唏噓。 ...說到底,這也是自己的鄰居。 雖然,是個不討自己喜歡,還被自己暴揍過一頓的鄰居。 可儘管如此,眼看著對方馬上就要光速暴斃了, 還是讓嚮往和平的蘇老闆,有些為之惋惜... ...不對。 仔細一想。 根據難民們無意中帶來的訊息來看。 ‘可汗’現如今在核心星區勢如破竹,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先前的星域小霸‘塞恩斯塔克’文明,吃了一個大虧、被人好一通暴打... ...那一頓打,好像,大概,也許,有可能...就是自己打的? 那沒事了! “火礁人民,武德不夠充沛呀!” 蘇文顧左右而言他。 非要說的話,當地人打得那麼爛,除了科技水平上的確差了一大截。 這‘思路上走了岔子’,的確也是關鍵因素之一。 什麼都想保,什麼都想守,怎麼可能? 要是雙方勢均力敵,那也就算了。 可‘可汗’一方連泰坦艦隊都開出來了,還有和‘護聖騎士團’一樣的大型移動空間站。 這擺明了科技水平、工業能力就比己方高。 火礁諸國一方的優勢,只有綜合國力總量、產能總量而已。 這種情況下,想不付出任何代價、不付出任何犧牲,就取得優勢...那自然是不可能了。 很顯然。 火礁星域的當地人民群眾們,並不曉得‘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的道理。 “這其實,也不能怪他們, 畢竟,戰略視野的廣度,是由自身視角的高度所決定的,” 腓特烈緩緩說道,不帶任何感情地評價了一句, “火礁星域並不是什麼富庶的地方,有價值的星區,屈指可數。 那些工業生產星球,對他們之中任何一家文明來說,都至關重要,無法輕易捨棄... 就好像,假如帝國失去了內環的這幾顆工礦業星球,也是會傷筋動骨的。” 蘇文聞言,點了點頭。 他其實也很清楚這個道理: 有些事情,不是明白道理就有用的。 若是以局外人的身份來說,他可以說‘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畢竟按蘇文的觀念來看,他是有法子在失去星球控制權的情況下、以其他手段保留工業火種的。 即使不按帝國的水平,套入火礁諸國的平均水平,蘇文稍加思索,也能有比‘為了保護幾顆工業星球而賠掉好幾支主力艦隊’更好的方案。 而且一抓一大把。 畢竟,明知道對方來勢洶洶、還要在沒有足夠縱深的工業星系裡硬懟,為此還賠上了主力艦隊,這種行為只能說不是一般的虧本: ——以火礁諸國的平均水平,如果集全國之力,以所有艦隊來守護首府星球,說不定還是有得打的。 可非要分兵去保護各大礦球和工業球、糧產球,那就只能說是作死了。 一個文明,動輒幾十上百顆球,幾百上千億人口。 其中,除開那些開發程度不高的邊荒球、或是剛殖民的資源產業星球。 一大半的產業星球,基本上都在某些領域上,有各自‘無可替代的價值’。 這要是想全都保,得有多少兵力才保得過來? 科研球保了,工業球保不保? 工業球保了,總不能不保資源球吧? 這資源球也保了,不保護糧產球,等著喝西北風嗎? ...於是就陷入了‘越組織防禦、漏洞和薄弱點越多’的怪圈。 從戰略角度上來看,這毫無疑問是非常不智的。 ...但是,這‘分兵防禦重點’的計劃,本身也是無奈之下才提出來的。 火礁諸國的領袖們,不可能真就做到完全拋棄一切感性因素、以純粹理性來作出部署。 ——他們可都是碳基生物,是壽數有限的血肉之軀,不是分分鐘能進入‘絕對理性狀態’的機械智慧。 他們不光要看純粹資料上的得失,還要考慮‘社會輿論’、‘民心’、‘軍心’之類的問題... ——感性因素的確不會影響機械智慧文明,但血肉生物文明就不可能繞過了。 易位思考。 災難若是到來,國家不保護自己所在的城市,只保護首都... 老百姓們會怎麼想? 誰能接受得了自己被當做棄子? 那不可能的! 平日裡好端端的遵紀守法、該做的貢獻也做了,該納的稅也納了, 結果大難臨頭,當局只給天子腳下的居民策劃了出路、卻將他們這些其他星球上的‘外地人’給棄如敝履?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