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下層區段。 ‘長弓自動炮’一陣呼嘯,將好不容易才匯聚起來的防禦機器人們統統打成碎片。 蘇文越過殘骸堆,強行破門,直接闖入地下通道。 進來之後,是一片沒有守衛的大廳。 前,左,右,三個方向的盡頭。 沒有艙壁。 全都是佔據了一整面牆的巨大安全門。 其中前方的格外堅實,顯然就是內建遮蔽艙段的‘心智魔方測試區段’。 大廳地上鋪設了磁軌,四通八達,錯綜複雜。 從上層延伸下來,繞來繞去之後,基本都沒入某座門後,去向不知。 很顯然,這處轉運大廳,是這裡的物流中心。 如此繁複的輸送設施,貨物吞吐量必然極高。 就是不知道...這麼高的貨物供應效率,究竟要用到了哪裡去。 【左右兩側安全門後,經掃描確定存在大型製造設施,從設施內部尚未完工的構件來看,製造的應該是外面所見的那種四足巨型機甲。】 系統在蘇文面前的全息面板,貼出掃描結果。 順道做了說明。 “哦?居然是通往負責生產製造的工業區段?” 蘇文眉梢一挑。 好東西啊! 論珍稀程度。 錢財也好,資源也罷,全都比不上技術。 如果能在兩側安全門後的製造設施裡,收穫裝置。 回頭再到資料中心裡,看看能不能找到技術資料藍圖。 兩者皆入袋中,就相當於他入手了一條完整的生產線。 技術與裝置,應有盡有。 這對目前的蘇文來說,無疑是相當不錯的收穫。 “巨型陸戰機甲...也好,剛巧填補了一片空白,省了我自己再去研究了。” 蘇文思索道。 星球表面,或是星港、戰艦內部的戰鬥,往往被稱為陸戰。 與太空中的戰艦‘海戰’相對。 陸戰環境較小,也更為複雜。 因此並不能說,陸戰難度就一定比海戰低。 宇宙中無數文明,都會研製各種各樣用途的陸戰武裝。 以應付不同環境下的戰局。 蘇文在這方面算是相對專精。 畢竟他出道以來,一直都在打陸戰,還沒打過正經的海戰。 不過,不足依然存在。 他的陸戰部隊,是以機械化步兵、重型火力、配合空中單位為主的。 這三者是最常見的傳統佈局。 偏偏缺了一樣東西。 那就是起到一錘定音作用的‘大型單位’。 巨型陸戰機甲、重型裝甲載具、移動堡壘... 之前,蘇文一直在為發展最主要的,能源和艦船科技線而努力。 無暇顧及這些領域的發展。 如今已入月面迴廊,只等肅清當地的防禦系統、以及異族部隊之後。 他的階段性目標便算徹底完成。 剛好可以騰出手來,操控其他領域的發展。 眼下在研究站裡,居然還有這種,能填補他科技版圖空白的好東西。 這就確實是意外之喜了。 至於那‘心智魔方’... 確實還不知道是什麼東西。 有價值的線索太少。 .. 片刻後。 在西側大門後的製造區段裡。 蘇文切斷電閘,關閉了供能線路。 隨便打了一梭子彈幕,將那些沒有戰鬥能力的工業機器人嚇得滿地亂跑。 走到區段中央的大型製造裝置上,仔細觀察著。 【標準T5星際合金裝甲,結構內沒有任何額外的強化艙段,護盾發生器也是最簡單不過的T5標準能量護盾。】 製造裝置的組裝臺上,是一支還沒完工的機械上臂。 系統將之掃描了一圈。 【不合常理。它們的設計很簡潔,用料也很紮實,但也僅止於簡潔和紮實而已,並不像是有一個明確的假想敵。否則,至少在某些方面,理應稍作針對性特化....】 蘇文聞言,若有所思。 這看起來像是‘安全感缺乏’的情況下才會有的表現。 準確的說,應該是‘即使客觀存在於安全環境,主觀上仍然安全感不足’。 哪怕處於確信沒有危險的環境、依然感到極大危險——不考慮斐族人全族自帶‘受迫害妄想症’的情況下,最大的可能性就是... ——它們在這裡進行的任務,涉及到某種價值極其之高的事物。 高到哪怕安保萬無一失,哪怕身處一個只有蠻荒生物的星球邊上(數十萬年前),它們依然從潛意識裡感到擔憂。 這才會有了月面迴廊裡,這一大堆戰鬥力完全過剩的防禦系統。 誠然,幾十萬年後,它是派上了用場。 將倒黴到家的塞族科技獵手,打得哭爹喊娘。 但幾十萬年前... 地球上只有滿谷滿坑的原始生物而已。 人類那時候還處於古猿階段呢,山頂洞人都得十幾萬年後才出現。 別說載人登月,太空電梯。 這會才剛從樹上下來、估計走路都夠嗆走不好。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