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五毛洗地機,動力裝甲叢集突擊(1 / 1)

嗡嗡聲由遠及近。 這再明顯不過的標誌,以及它們緩慢的航速。 展現出了它們有些特殊的身份: ——一架架塗著華國空軍塗裝的戰機,排成一個又一個六機編隊,緩緩飛來。 兩側機翼的螺旋槳呼呼作響。 好吧,這身份的確很特殊。 螺旋槳戰機。 二十一世紀的螺旋槳戰機。 甚至還是活塞式螺旋槳戰機。 轟-22A。 同樣是華國在大災變後臨時研製的產物。 符合土鱉家的一貫作風: 雖然這年頭還玩螺旋槳,而且還是活塞螺旋槳,確實有點太low了。 可這東西... 土則土矣,價效比卻是高得驚人。 雙發,並列雙發,穩定性極強, 哪怕報廢一臺發動機也能飛回基地市; 機翼內建油箱,額外附加保形油箱, 最大起飛重量下航程可達兩千五百公里。 配合螺旋槳機盤旋容易、機動靈活、滯空時間長的特點, 持續作戰時間高到令人髮指; 特地設計這樣長的滯空時間,當然是有原因的: 轟二二不單可以掛航彈,還配備了四個火箭彈巢掛載點,以及兩門30毫米機炮。 除此之外,飛行員座艙下還有三十毫米厚的鈦合金裝甲,跟個澡盆一樣。 換句話來說... 這貨其實是可以客串對地攻擊機的。 實際上這就是它的本職工作。 轟炸舔地兩用。 甩完航彈噴炮彈, 炮彈打完射導彈, 導彈不夠還有火箭彈。 整個就是一個舔地達人。 雖然論舔地,還比不得A10那種級別。 可它那低廉的造價與傻瓜式維護成本,跟A10同樣不是一個級別。 能比疣豬這種純機械怪獸還要更皮實耐操,可想而知它得有多物美價廉。 由於轟二二採用的兩臺二零式發動機,單臺推力超過兩千匹,單臺重量卻不過一噸半。 差不多已經是活塞發動機的極限了,而且這還是儘可能減少珍稀材料使用率的情況下。 哪怕在配備兩名乘員以及上述大量裝置、且還在駕駛艙下配備裝甲的情況下,其載彈能力,依然極其恐怖: 五噸。 整整五噸。 以這樣一款全重不超過十噸的輕型雙發轟炸攻擊機來說,完全堪稱傲人。 這其實就是華工院的專家們,在‘擁有制空權的前提、以最高價效比進行地面攻擊’的思路下,研製出來的一款典型物美價廉產品。 ——軍方太需要一款、能像生產隊的驢一樣拼命嗯造的便宜攻擊機了。 別看上京軍區列裝了好幾個中隊的殲二零和殲三一,甚至還有一箇中隊的殲二五,可是... 這些東西,都不是適合用於在淪陷區執行任務的戰機。 無他,成本太高了。 無論是維護成本,還是出勤成本,都太高了。 相比螺旋槳式,噴氣式發動機的使用壽命可是很短的,哪怕渦扇也是一樣。 四千個鐘頭的大修時間看似不短,可考慮到渦扇十五那高昂的成本和頂級的製造工藝,這成本就已經近乎工藝品級別,報廢一臺都得心疼到落淚。 更不用說這玩意兒簡直就是燒油大戶,出動一次就是好幾噸的高標號航空煤油。 不是打擊具備超高危險性的空中單位,比如說某些會飛行的領主異獸,軍方根本捨不得動用它們。 別說這仨最新銳、最昂貴的專職制空戰鬥機, 也別提殲十、十一、十五那些三代的。 哪怕是轟6K那樣專職舔地的老爺爺、甚至七爺八爺那樣的,空軍都捨不得輕易出動。 隱身四代三劍客是燒油大戶,老爺爺難道就不是了麼。 更何況哪怕老爺爺一樣的二代機,還是不適合在魔潮環境下長期作戰。 需要比它結構更簡單、維護成本更低、更傻大黑粗的東西。 之前一直解決不了,那是因為航電跟不上。 設計機體多簡單呀,可沒有能用的航電一樣沒轍。 即使轟二二大量生產了許多,軍方也無法發起大規模攻勢。 恰好,某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熱心群眾, 貢獻出了一臺很牛逼的光刻機。 抗魔潮航電裝置的難點,迎刃而解。 於是... 在新式航電的支援下,轟22A出現了。 兩週時間,開足馬力的軍工部門,就改造了足足兩個大隊。 這東西一經出現,就席捲了華北各大軍區。 便宜實惠,皮實耐操, 可靠性高,安全穩定。 將廉價貫徹到極致,出勤成本幾乎向老運五看齊。 完全就是一架能夠搬運五噸多炸彈的空中拖拉機。 空軍可愛死這玩意兒了。 哪怕這次,上京軍區作為主力出動的是地面部隊,主要目的是測試基因藥劑強化後,士兵們的戰鬥力。 但本著獅子搏兔亦用全力的原則,空軍還是決定先炸一波再說。 測歸測,不能拿士兵的生命開玩笑。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