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號行星沒有價值。 三號行星同樣如此。 那是一顆氣態巨行星,離二號軌道距離極遠, 中間的空間十分空曠,可以塞下一座‘反粒子囚籠’。 這算是點好處。 不過三號行星本身,是沒有太多利用價值的, 它數萬公里厚的大氣層下,是液態的烷類化合物海洋, 還有大量可燃冰。 對早期星際文明而言,這樣一個‘巨型液化天然氣罐子’,價值不低。 可對蘇文來說,就沒什麼開發慾望了。 可燃冰的價值對他不高,不值得在這個緊要關頭,浪費人力物力,跑到那種鬼地方去修氣態行星採集站。 因此... ...唯一的選擇,也就只能是中央星系裡的小行星帶了。 這條小行星帶的軌跡,在一號軌道與二號軌道之間。 也就是致遠星軌道的前面。 位置很好,開採起來很方便。 對於蘇文的這個想法,海倫娜顯然是有預案的。 她點開新的全息影像,拿出了小行星帶採礦站的設計方案。 相比耗資堪稱恐怖的‘反粒子囚籠’。 小行星帶採礦站的成本,無疑就十分友好了。 它就是一個普通的空間站而已。 頂多為了抵抗小行星帶裡亂飛的各種隕石,物理防禦能力稍微強一些而已。 結構外殼上,用了一層合金裝甲,並且安置了大功率的護盾發生器。 但它畢竟不需要像反粒子囚籠那樣,安置大量的力場裝置。 也不需要五花八門的高精度裝置。 加工難度和材料成本都很低。 “之前,工程部那邊,已經完成了對中央星系所有天體的探索與掃描。 包括小行星帶裡,幾處資源相對比較富集的地點,也已經被標註了出來,並且進行了歸檔記錄。” 海倫娜隨後又展示了一張星圖,上面是一道如同灰白色長河一般、環繞著中央星系主星的小行星帶。 以傾斜俯視角進行遠距離觀測的情況下,它甚至給人一種在閃閃發光的感覺。 那是小行星帶之中的部分冰晶態小行星,在運動中折射恆星光線,所給人造成的視錯覺。 接著海倫娜輕點螢幕,將幾處區域高亮標註。 “A區三處,B區兩處,C區三處,分別位於這條小行星帶的各方環帶上。” “這些地方,都有大量具備礦物開採價值的富鐵、富鈦、或是富鉬之類小行星, 且相對於其他區域來說,這幾個地區,純粹的無價值巖質小行星,數量也較低。” 海倫娜解釋道,“假如在這幾處地區部署採礦站,在落成並投產後,我們的每月礦物收入量,大約能提升一百八十萬到兩百一十五萬噸左右。” “而以這些小行星的資源儲量來看,以這樣的標準速度進行採掘,它們大約需要至少十九年以上,才會進入資源枯竭狀態。” “很好,就這麼辦吧。” 蘇文非常滿意地點了點頭。 不得不說,心智人形這幫姑娘們,確實很能幹。 她們拿出來的方案,往往都非常細緻周到。 並且無論是執行過程,還是最終結果上。 都非常符合蘇文的觀念,很讓他滿意,哪哪都挑不出什麼毛病來。 這才是標準的賢內助嘛。 .. “現在開始籌備採礦站的話,大概多久能完成建造並開始投產?” 蘇文習慣性問了一句。 “明天就可以。” “明天就可以?” 蘇文有些訝異。 這麼快? 印象中這種級別的太空工程,都是得以周、月、甚至年為計量單位的呀。 這一天... 他低頭看了一眼手錶。 好吧,大半天的時間。 大半天的時間,就能完成這麼多座採礦站的建設。 看起來,現在自己麾下的這方勢力。 工業生產力,確實是膨脹了許多了。 終於有點一個文明、一個帝國,才應該有的樣子了。 “因為這些採礦站都是統一設計的,所有構造完全一致,並且可以透過標準構建迅速組成各分工區段、並立刻完成組裝,開始投產,因此施工速度可以做到非常快,” 看他有些感嘆,海倫娜解釋了一句, “並且,帝國如今的工程力量,十分充裕,只是材料上稍微有些缺失而已,但也缺不到這裡來。 有足夠的工程船和重型機械,還有已經能夠投入使用的太空電梯。 想完成這些沒什麼技術含量的設施,非常簡單。 您剛才下達了指令,這時候工程船就已經從星港開始起錨了,預計一小時後就能攜帶裝置與第一批原材料抵達小行星帶。” “之所以要到明天才投入使用,已經是充分考慮到安全性和穩定性的情況了。” 蘇文順著她白皙的手指望去,果然在天際盡頭,看見了一連串逆飛的流星。 那是大氣層外、同步軌道上,正在起航的工程船, 從它們引擎噴口噴出的等離子羽流,看起來就像是流星的尾巴一樣。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