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 既然是狼群,肯定不能光用‘雲海’這種噸位都不到一千噸的小狼。 護衛艦是預期計劃中,生產數量最多的主力艦種。 可作為‘精英怪’的驅逐艦,與作為‘頭狼’的巡洋艦, 同樣重要。 ‘雲海’作為炮灰就已經那麼兇殘了。 自然得有比它更兇狠的主力。 ——‘颶風’級高速驅逐艦。 兩千五百噸的大型驅逐艦,再多些就挨著輕巡的邊了。 與‘雲海’師出同源的設計,同樣是以強調高速機動和正面火力為核心設計思路。 因此艦體造型上也有些相似,都是流線型外殼。 正面裝甲一直擴張到船舯靠後的部分,並從這裡開始往艦艏一路平緩收攏。 最終得出側面看彷彿是一根長梭、俯視卻又像是後短前長的十字星一般的纖細外觀... ...沒辦法。 艦船的造型基本上都是跟著設計思路走的。 強調正面火力、正面應敵的情況下,儘可能收攏船體寬度就成了很必要的一點。 十字星一般造型的‘颶風’級,火力比‘雲海’更狂暴。 船舯部位凸起的裙帶般結構,實則全是厚重灌甲包裹下的武器平臺。 這款高速驅逐艦,擁有與姊妹艦相同的武器佈局和插槽數量。 只不過... 犧牲了導彈模組。 主炮插槽規格,卻從‘一中三小’,升級到了‘一大三中’。 能源系統方面,從一座小型GA-102冷核聚變反應堆,升級到了兩座中型。 這讓它具備了遠超姊妹艦的輻能水平。 在這款目前的‘中流砥柱’型的艦船上,蘇文就不再堅持純動能思路了。 有兩座GA-102千兆級冷核聚變反應堆的‘颶風’,供能水平已經支撐得起純能量配裝了。 因此蘇文給它採用的是【T3相位長矛】 這東西...就不是斐族老鄉的饋贈了。 是蘇文正兒八經花了五萬科技點、在科技樹裡點亮獲得的。 相比他玩慣了的粒子長矛,相位長矛屬於鐳射型武器。 發射相位態的高能鐳射,在面對護盾、裝甲、結構的同時,都具備極強的破壞力。 和所有光束類武器一樣,它也具備彈道平直、追蹤精準、穿透力強的優點。 至於射程稍短的問題... 嚴格意義上來說這不能算是問題。 畢竟。 ‘颶風’的艦首主炮,可是通常在戰列艦上才會裝備的大型炮位! 能量武器,每提升一個槽位大小,就同步提升一個供能等級。 效能的提升,更是堪稱天差地別。 大型相位長矛,相比中型相位長矛,射程足足提升了兩倍有餘。 前者射程更長,威力更大, 但由於耗能恐怖,開火時間更短,間隔也更長; 後者沒那麼遠的射程也沒那麼大的輸出,可數量更多。 能在優秀的輻能水平支援下,對中近距離的敵對目標,形成更持續有效的火力壓制。 而在支撐這一大三中四門主炮之餘。 兩臺中型冷核聚變反應堆的供電,幾乎全都給到了大型壁壘護盾上面。 只有很小一部分用於主腦、感測器、引擎等部件的消耗。 這是蘇文深思熟慮後的結果。 作為純粹的能量武器輸出型戰艦。 相比‘什麼都多少會一點’、彷彿多面手輕步兵一樣的‘雲海’; ‘颶風’更像是負責抗線的重甲槍盾步兵。 攻防俱佳,遠近兼得。 想必能給太陽系裡那些作威作福慣了的外星渣滓們, 一點小小的智械震撼。 這種均衡化設計的好處,還不止於此。 能穩定抗線、還物美價廉的‘颶風’高速驅逐艦。 即使在將來,蘇文的艦隊方案進一步升級。 有了戰列艦、航母、無畏艦之後。 它一樣能保持在現役戰鬥單位的序列裡。 頂替‘雲海’,成為更優質的‘炮灰’。 讓致遠星的工業壓力大為減輕。 .. 狼群戰術,主打的就是護衛海和驅逐海。 這兩者,都是作為主力單位,要大爆狠爆的。 致遠星那邊,也上馬了這兩款戰艦的元件流水線。 模組化生產的星艦,其組裝流程是高度簡化的。 主體結構,由多個區段構成,而每個區段,又由固定數量元件構成。 這種方式可以做到流水線生產,運到船塢裡進行組裝,就能拼出一個區段。 所有區段全部完工,自然就是舾裝環節。 在裡頭安裝反應堆、推進器、感測器、武器組、裝甲帶與護盾發生器等等部件。 連舾裝環節也完工之後,星艦就能直接下水服役。 畢竟由AI操控的無人化艦船。 連訓練船員、磨合崗位的功夫都省了。 光輝現在已經接手了工業區,正在幫助蘇文進一步最佳化生產。 按照她的估計。 由她完成整頓後, ‘雲海’級的生產週期,可以縮短到五天。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