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衛六和火星的戰鬥,都已經結束。 毫無疑問,都是以帝國艦隊的完全勝利落幕。 雖然說,這樣單方面吊打的戰鬥,也的確沒什麼懸念就是了... 但不管怎麼樣。 蘇文當初在接手歐米伽研究站時,所制定的計劃。 都已經實現了一大半。 太陽系內的異星文明部隊,不可能再逃出去了。 超空間航道早已被斐族切斷; 所有星門都在己方控制區內; 而假如試圖透過亞光速航行、這種最穩妥也最原始的方式進出太陽系的話... 此時已經部署在系外,開始進行巡航的第二主力艦隊。 會告訴它們,此路不通。 科技優勢就是軍事優勢。 在己方能夠輕易隔著數百個天文單位的距離、就探測得到對方的一舉一動; 而敵方卻哪怕在肉眼可見的目視距離,也無法發現自己的情況下... 這仗就是根本沒法打的。 單方面捱打,是非常讓人難受的事情。 不過假如是單方面揍別人,那就另當別論了。 相比第一艦隊,第二艦隊的護衛艦數量更多。 主要是因為‘雲海級’作為最基礎的作戰艦艇,爆起來真的快。 於是第二艦隊的護衛艦數量反而還比第一艦隊多出十好幾艘。 蘇文字來覺著... 三天一艘船的效率,已經很恐怖了。 沒想到光輝還能進一步壓縮。 直接將大量伴隨著母星的金屬礦業採集逐漸停滯、而暫時閒置的地面工業設施, 都改裝成為了,重力井內專用的小型幹船塢。 在地表組裝戰列艦是不可能,但組裝護衛艦卻很簡單。 就在主力艦隊清剿了火星和土衛六的這個當口,第三支艦隊、也就是未來的致遠星本土防禦艦隊,都已經開始有船隻陸續下水了。 由於本土防衛艦隊的職責所限,這些船就不用跨越星門、傳送到太陽系了。 於是,截至目前。 帝國最終在太陽系投入的兵力,是八十二艘‘雲海’級高速護衛艦、四十艘‘颶風’高速驅逐艦,以及十二艘‘光暈’級導彈輕巡洋艦。 唯一的一艘‘監視者’級並不在太陽系。 作為蘇文的旗艦,這艘防禦特化的指揮型重巡洋艦,依然停泊在母星空間站的船塢裡。 剛剛完工了主體結構,正在鋪設主裝甲帶。 但,哪怕‘監視者’級並不在太陽系。 兩支主力艦隊組成的星際狼群,也足以徹底封鎖這個恆星系。 從物理層面上,徹底禁絕外星文明艦船的出入。 而除了物理手段‘偷渡’之外... 最令這些外星殖民者們頭疼的是,它們連任何資訊都發不出去。 話說。 早在好幾個星期之前、就是蘇文剛剛在月面迴廊搞完事的那個節骨眼上。 塞族和水生族,就已經向本土星域發出過請求增援的資訊了。 只可惜... 不知道為啥,母星那邊居然這麼長時間,都沒有發來回覆。 一度讓這幾個種族的探索隊負責人們,都非常狐疑。 不應該啊? 的確。 太陽系離它們的文明母星所在的恆星系,距離確實遠。 可太陽系離它們這些探索隊起航的火礁星域又沒有多遠。 才不到一百光年而已。 超空間航道被切斷,它們的船隻,的確無法透過超空間航行直接進入太陽系。 可斐族又不是直接把整個獵戶座旋臂所有的超空間航道,都給遮蔽了。 斐族老鄉可沒有那麼大的能耐, 就是有那麼大的能耐,也不可能有這麼閒得蛋疼的工夫。 它們設下的超空間遮斷場,也就是一兩光年的寬度。 像一個包住了太陽系的小球。 這個‘小球’之內,是無法跳躍到超空間裡的。 但在小球外面,當然沒問題。 等於說。 六族聯軍後續的支援部隊,只需要在超空間裡、航行到這個遮斷場之外,跳出來。 再以至多不超過光速的航速,像它們來時那樣,掛機航行一年多。 就能成功抵達太陽系了。 這還是船隻。 船隻都是大質量實體存在,自然會被超空間遮斷場所影響。 可假如是資訊,那它連一點制約效果都不會有。 六族聯軍的指揮官們,想得很好: 雖然多了一個牛逼轟轟的陌生文明,來和大夥搶鍋裡的肉。 但打仗打的是國力,不是誰更會裝逼。 大夥只要搖起母星的支援,照樣不虛它。 至於增援抵達之前... 對面只有一個文明,似乎還沒有海軍艦隊。 咱們這邊是六個,還各自都帶了充沛的兵力。 陸戰隊也有,海軍護航隊也有。 雖然有人在月球被殺得丟盔棄甲、導致兵力銳減... 可咱們不是還掌握著制海權嘛! 靠海權優勢,固守個一兩年,想必問題不大。 當初討論出這個結果、並決定對各自母星傳送求援資訊的時候。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