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內環星系的星圖,新的生命星球(1 / 1)

經過希佩爾和福爾班所帶領的科考勘探艦隊,所進行的細緻調查。 中央星系周圍,一共存在八條超空間航道。 其中有三條,是直接從中央星系延伸出去的。 而剩下五條,是那三個星系再往後發散出的‘二級道路’。 換句話來說... 在中央星系所在的‘rota星雲’裡,有五個星系,可以經過至多兩次超空間跳躍,就抵達肅正協約帝國的大本營。 “毫無疑問,這五個星系,將成為帝國接下來的防務重點。” “無論是這五個二環星系裡,還是那三個一環星系裡,星球數量、以及星球礦物儲量,都相對樂觀” 希佩爾說道,“雖然,這裡面的確存在,少部分具備高危地質形態的星球,可它們的開發價值,不會因此大打折扣。 無論是出於經濟角度,還是國防角度,我都十分建議對它們提高重視。 帝國應該儘快立刻開始,籌備進一步的開發計劃。” 蘇文點了點頭:“當然,這正是我們眼下需要討論的事務... 對了,就這麼多了嗎?” “就這麼多了,指揮官。 完整的勘探資料,只有關於這八個內環星系的。 再往下...我們只稍微探查了幾條通往三環星系的航道,確認了它們的安全性。 但並沒有太多功夫,去仔細勘探三環星系內部的具體情況。” 希佩爾一手托腮,另一手輕捻著自己如同金絲一般的發稍。 第一輪的對外探索行動,以‘拿到所有二環星系的完整勘探資料’,告一段落。 她和福爾班,都沒有繼續往下走。 因為再往下,航道終點星系的數量,就突破兩位數了。 憑她們僅僅兩支艦隊,掃不過來。 很正常。 這種擴散式的延伸,肯定是會越來越膨脹的, 到最後,遲早是密密麻麻,不盡其數、彷彿蛛網一般複雜的航道網路。 任務目標呈現出近似於指數級的增長,不增派人手的情況下,她們忙不過來。 更何況... 超空間跳躍同樣需要消耗不少的燃料。 在沿航道進行跳躍的過程中。 艦隊需要在超空間之中航行一段時間。 ...並且,還有可能遇到危險。 那種鬼地方里, 要麼就是風平浪靜; 沒有任何異動,安靜得就像航行在墳墓裡一樣。 詭異的寂靜,能把人都給逼瘋。 可若是出了事故,同樣能把人嚇死: 在這種物理定律都被扭曲的地方遇上麻煩,那是個頂個的都要人命。 ...因此,希佩爾沒有繼續往下探索。 就在結束了五個二環星系的勘探工作之後,暫緩了繼續向外航行的腳步, 將訊息傳達給了母星首府,等待元首和內閣商討方案,並拿出進一步的指示。 .. 八個內環星系。 三個一環,五個二環。 ‘環’是多少,只用于衡量從中央星系出發、抵達目標地所需的超空間跳躍次數。 與它們在現實世界之中,與中央星系的天文學尺度距離,並無直接強關聯。 當然,二環星系也確實比一環星系遠一些就是了: 一環三個星系之中,最近的‘羅塔-II’離中央星系的距離在二十四點五光年。 最遠的‘羅塔-IV’在三十一光年; 而五個二環星系,普遍都在四五十光年左右。 最遠的一個,甚至達到了一百光年以外。 嚴重超出其他星系的平均值。 只能說... 這一點也很符合超空間的‘不可測’狀態。 那個地方,本來就是無法用常規距離衡量遠近的。 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也一點不讓人意外。 除了莫名其妙就跳到一百多光年以外的那個八號星系。 剩下七個內環星系,都在羅塔星雲之內。 這是一片形成於距今八十多億年前、不算古老、但也不怎麼年前的小型星雲。 內部只有這七個恆星系。 算是相當小的一箇中級天體系統。 由於年紀已經不小了,羅塔星雲的造星運動,基本已經停止。 但這十幾個恆星... ——之所以數量超了,是因為其中有幾個星系是多星系統。甚至包括一個相對少見的、由三顆B型主序星所構成的三體系統。 但這十幾顆恆星,年紀又沒大到變成巨星、甚或是開始坍縮成高密度天體的地步。 因此,希佩爾等人帶領的科考隊, 並沒有在這幾個星系裡,發現某些危險的天體,以及往往伴隨著它們的、高危的宇宙現象。 沒有中子星,沒有黑洞,更沒有類星體。 如果從長遠角度來考慮...這其實不算是件好事。 畢竟某些特殊天體,與一些功能獨特的星系巨構,息息相關。 比如說中子星。 雖然這種生來自帶雙馬尾的高密度天體,會帶來可怕的射電脈衝, 像兩道粒子洪流一般、時刻沖刷著它所在星系的所有天體,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