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已經在心裡頭,還有口頭上,都被蘇文感謝了無數遍。 可‘斐族老鄉’當初留下的遺產,的確是豐厚得鴨皮。 就像是一座巨龍的寶藏。 看似亂糟糟的,實則無論什麼時候去翻一翻,都能找到無數的驚喜。 作為帝國海軍初建時、很長一段時間的最大噸位艦種。 從斐族那邊接手的‘監視者’級,就是一個這樣的驚喜。 ——和‘大斗犬’、‘小鬥犬’這些自律機甲一樣,‘監視者’級的底子本身,也是實在太好了。 ‘斐·護聖帝國’在‘進攻性武器’領域上的造詣,具體如何,說實話蘇文是沒什麼實際的感知。 畢竟,月球上的歐米伽研究站,本質上是個科研機構。 或許有可能,在五十萬年前,它曾經駐紮過斐族的艦隊。 但即使是真的駐紮過,也同樣在五十萬年前就撤得啥也不剩了。 除了那些測試性質的低端產品,還有那些使用侷限性很大的‘室內、巷戰’場合專用的防禦系統,蘇文是真沒入手什麼斐族的精銳武器。 ...頂多也就還有個防空炮。 可那些防空炮,相對來說,技術水平也不是特別高。 比當初的帝國的確是強很多。 可現在嘛... T4水平的東西,侷限性還比較大。 蘇老闆是不怎麼看得入眼了。 至於艦載武器,就更不用說了。 除了當初搭載在‘監視者’級上的‘熱能巨炮’,剩下啥都沒有。 ——後者在‘心智魔方能’技術與‘硬光’領域技術全面鋪開之後,也不再算什麼頂級產品了。 唯獨他們設計的這個平臺...那是真好。 從月面研究站接手的那麼多種載具裡, 無論海軍還是陸軍,無論是大型還是小型, 帝國都進行過後續跟蹤研究,並有選擇的‘融會貫通’了幾款。 包括‘監視者’級在內,所有的‘載具平臺’設計,直到現在的表現都非常好。 看著醜兮兮的‘四足形自律機甲’。 在稍加改造之後,就完美符合了帝國的科技樹。 地形透過性、適應性、承載力、抗應力、平衡性....全都非常優秀。 ——實際上,它並不像是‘四足人形結構’,更接近於‘底盤沒有那麼低、不分前後左右的四足獸型’。 四足獸型本身就是非常優秀的一種體型結構。 在結合直立的上身、與平衡配重併兼顧多角度火力的四臂佈局之,可以說是形成了近乎於完美的結構。 就像一個移動堡壘一般,但卻遠比後者靈活多樣,兼顧全面。 .. 相對於均衡性極強的‘四足四臂自律機甲’方案。 ‘監視者’級所採用的整體佈局,更為激進。 但效果也非常顯著: ——這就是一款指揮艦的艦船設計方案而已,一切都往指揮艦需求的效能上堆就完事了。 非常簡單粗暴。 原版的‘監視者’級,可以說是把防禦效能堆砌到了極致。 偏偏, 它這個不走尋常路的渾圓球體佈局、在那巧妙的多層六邊形甲殼下,整得跟中外兩開花一樣,怎麼用怎麼有。 存在‘超拉伸材料骨架’與‘硬光內層襯板’的船體,無論是資訊資料還是能量傳輸都非常迅速。 不會讓龐大的艦體顯得臃腫笨拙——當然,原本那個試製品版本的確笨拙,但那不是還沒完成完整的舾裝麼! 到帝國改進的‘監視者’級之後,它的防禦能力就已經非常恐怖了。 而現如今的‘洞察者’級,則更進一步。 直接用上了全套的‘心智魔方能派生技術’。 ‘空想具現化裝甲’和‘空想具現化護盾’自不必提。 這直接把它的防禦能力抬到了一個超級恐怖的地步。 更重要的是。 作為‘監視者’級的改進型號。 ‘洞察者’還搭載了最新式的‘T6‘明鏡’心智網路計算樞紐’。 以及同樣是最新式‘心智魔方派生技術’的‘T6‘天眼’偵聽一體式探測陣列’; 為此,它的整個船舯部位,幾乎全都徹底實現了‘離散態硬光網路佈設’。 以便利用約束線上路網路裡的離散態硬光、以它那強大的‘能量/資訊’傳輸效率, 將T6‘衍射光’魔方能反應堆的澎湃動力,隨時隨地以近乎無上限的效率提供給任何一個船身子系統... ——指揮艦的確不負責正面作戰,但上面任何一個子系統所搭載的裝置,都足以讓尋常主力艦咋舌。 這就是個純純的電老虎。 要是戰況吃緊,無上限地啟用裝置進行技術支援,它的輻能產量可能得比三艘‘光輝’級加一塊還高。 沒有合適的載體傳輸能量、耗散輻能,它甚至會有被自己所產生的熱量給融化的風險。 ——這其實一點也不誇張。 如果有藍星人見識過被‘月-火星際輸能網路’給烤化的六族聯軍運輸船的話,估計就能對這個概念有深刻印象了。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