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10能源。 究極科技之中的究極科技。 無論其他領域有什麼水平,拉不拉胯。 光是這個招牌往外一打,都能讓人成為永恆帝國俱樂部之中最靚的仔。 即使樂觀如蘇文,都不認為這是一朝一夕能成就的事情。 只能是日後再說。 而眼下麼... 多的自然不用想了。 吾妻雖然告訴了他,產量還能提升。 但無論話裡話外,她也明顯不是很支援這提產方法的樣子。 同樣。 蘇文自己也認為,沒必要額外搞那麼多花活: 為了提取標本晶塊裡蘊含的大量硬光材料,姑娘們在一座座硬光采礦站裡所做的‘無害化處理’,那都是非常重要的工序,輕易不能捨棄。 三四倍的額外產量固然香,但那可是平白無故要增加‘生產危險性’的。 屬於得不償失。 .. 硬光采礦站,說白了就是進行‘廢品拆解回收’。 這其中的流程很繁複,但真的和回收廢品大差不差。 形似神似,連工序流程都非常類似。 主要還是集中於‘篩選與切割’、‘運輸與銷燬’這兩步。 ...主要的工作量,也集中在這兩步。 吾妻所說的‘再額外提升三到四倍產能’不是誇張。 這一套東西的影響的確就有那麼大: 目前,硬光采礦站工作時,是隻挑選‘最無害’和‘最危險’的兩個範圍內的標本晶塊,其他的一概不動的。 前者都非常簡單,要麼是一些進化程度不高、發育不完全的低階生物; 要麼就乾脆是各種各樣‘在現有環境下不適合存在’的異種生物。 按採礦站的工作流程,它們往往會在拆解之後,被送往邊上羅塔-5的一顆荒蕪生命星球上。 後者是一顆非常奇葩的星球。 這一點,從它‘荒蕪生命’這個字首上也能看得出來: 屬於‘生命星球’...但非常荒蕪。 意思就是。 雖然具備本土生物圈。 但生物圈的範圍、規模,都非常小! 只侷限於赤道周圍的一小圈。 離了赤道、從亞熱帶開始,就幾乎就沒有宜居環境了。 亞熱帶與溫帶,已經是晝夜溫差極大、氣溫非常寒冷。 荒涼乾燥,且嚴重缺乏日照。 而高緯度、極地地帶,更完全是一片死亡地帶。 ——從研究結果上來看,這種奇葩的情況,完全是由於它與本星系恆星之間的微妙距離所形成的。 離恆星的距離,卡在一個非常尷尬的位置。 它從恆星接收到的光照,讓它足以在赤道這種被陽光最大限度照射的位置、具備合適的溫度,勉強能夠孕育出原始生命系統; 但那上不去、下不來的距離,又讓除此之外的地方,溫差大得令人落淚... 此外,還有‘大氣層薄厚程度’、‘地形與水體等因素’、‘自旋週期與地軸傾斜角度’...之類各種各樣因素的影響。 讓它最終變成了這種,‘只有肚子上的游泳圈具備宜居條件’的奇葩行星。 宇宙之大,無奇不有。 會出現這種奇葩星球,並沒有讓蘇文特別驚訝。 頂多是覺得有點可惜: ——宜居球是挺珍惜的,多多益善。 可地塊這麼少的宜居球...就只能說跟雞肋一樣,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了。 工業生產部那邊,明石也在一直琢磨著怎麼利用它。 直到硬光采礦站大規模建立起來之後,大夥才發覺。 這顆星球,特別適合用來建立之前所構想的‘人道主義生態保護區’。 ...‘人道主義’這個破詞兒,真的是完美反應了蘇文在面對那些晶塊裡的標本時的思想感情。 ——不喜歡,不關注,不在乎,不認為它們有什麼特別大的價值; ——但基於最基礎的道義,還是願意為它們提供一片最後的棲身之地。 主要是不缺地。 星際時代文明,缺啥也不缺地。 再一個,養它們也不需要講究——找顆生命星球,圈個保護區,往下一扔完事。 實在有講究的、輕易養不活的,那就愛死死吧... ...誰該它了? 說到底,它們的境遇無論多麼悽慘、無論是不是‘瀕臨滅絕的最後一個種子’,那都不是蘇文的責任。 要怪就怪當初的尊者老鄉們吧——鬼知道他們當初滿宇宙跟玩綁票的外星人一樣偷人家小孩兒的時候,都造了些什麼孽? 蘇文連晶塊裡封的是什麼品種的牛鬼蛇神都認不得呢! 能找顆差不多的生命星球,給它們劃一片保護區就不錯了。 活不活得下去,完全看達爾文他老人家的意思。 人道主義救援,這是真純人道主義救援。 多給一分都欠奉的。 基於這樣的需求,羅塔-5-VI的情況,反而讓明石非常滿意: 一顆只有行星赤道帶具備正常宜居度、往南往北都會嚴重影響生命體生存的‘生命星球’。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