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歷史性成就,異星文明旅行見聞(1 / 1)

宏偉的恆星基地裡,橫平豎直的管網四通八達。 拋棄那些細枝末節的部分,只看整體輪廓、大致造型的話。 整個太陽系星壘的結構,就像是個輪輻往圈外延伸了一定距離的、結構稍顯複雜的‘車輪’。 內外兩層同心圓,都以直上直下的一根冗長主軸為圓心。 ‘能源中心’、‘資訊中心’、‘導航陣列’、‘控制中心’之類的功能性區段,都在內環; ‘防禦平臺’、‘護盾發生器’、‘生產車間’、‘物流中心’之類的結構,則自然是部署在外環。 ...當然,也包括造船廠、集散地。 至於正中央的那個主軸,那是主要的‘艦隊錨地’。 它實際上就是位於恆星基地最中央的一座‘圓筒’,前後透亮。 內部的結構雖然不同於橫平豎直的常規思路,但這圓筒狀的內表面,相對來說面積還寬敞的多得多。 一系列軍事用途的設施,都通往這裡。 艦隊停泊在內,是為了方便在需要的時候,可以透過這個暢通無阻的通道,來實現‘高效起航’、‘緊急部署’。 當然,華國行動隊的一行人,並沒有來到最核心的主軸部分。 安排的行程,是從外環B1區段的港口靠岸。 現在搭乘穿梭機,前往內環的控制中心。 由於主體結構基本呈環狀,圓環之間的物流運輸方式,絕大多數都依賴管道。 哪怕是外環與內環溝通的部分,一樣是靠直上直下的高速物流通道、實現高效輸送... ——應該說,這個想法實際上很接近於‘空間橋’。 當然,沒有‘選擇號’生命方舟上的正版空間橋那麼高階就是了。 人家玩的直接是翹曲率扭曲裝置,高大上的‘空間裝備’。 蘇文捫心自問... 帝國還不至於闊到在太陽系的恆星基地裡,都上這種高階貨色。 做是可以做,但沒必要! 相比生命方舟,恆星基地的大小、體量,都遠沒到那個地步而已。 但思路上是一致的。 都是利用類似的永續性裝置、來實現在‘固定通道內實現極高加速度’的效果。 只不過人家是直接動翹曲率。 相當於‘縮地成寸’,主動修改距離; 而這邊則是逼格沒那麼高大上的‘磁軌加速’。 還是被動式提升自身速度。 ...不過,相比之下,那‘製造成本’、‘維護成本’,又完全不是數量級的了。 軌道運輸本來就是這樣子。 堪稱物美價廉的典範。 即使是坐在穿梭機裡、走馬觀花一般一路逛大觀園的小白毛, 都覺得大開眼界,嘴裡唸唸有詞的。 “‘管道運輸’,這似乎是星際時代非常流行的趨勢?” “嗯,這個情況回頭應該跟兩院的那些傢伙說一說,他們想必能有不少收穫...” .. 一邊故作鎮靜地念叨著些‘工作上的話題’; 黎星潔一邊不住的左顧右盼著。 她逛完了穿梭機裡頭那一畝三分地,哪也不去。 就杵在穿梭機巨大的落地窗後,從左看到右,從右看到左。 小腦袋特麼跟裝了馬達似的,根本就不帶停的。 ——沒別的,眼界開大了呀! 人生裡第一次。 也是整個藍星人類文明頭一次。 來到了真正外星文明的‘大型空間站’裡。 別說其他小卡拉米了,就是黎星潔這種多少有點城府的,那該坐不住也實在坐不住: ——大災變前,天天說出國旅遊啥的,好像就高人一等了似的。 跟這次比,算個屁? 這回可是直接一步到位、出到外星人的地盤上去了! 當然,‘外星人的地盤’,只是指空間站。 雙方以前畢竟談過協議,餘暉將來會把這個基地移交給人類文明。 所以說,這裡實際上也不是沒有人類文明的一份——只不過要到很久以後、等國家有能力獨自邁入星際的時候再說了。 ...但是。 哪怕不提,這恆星基地目前還是‘餘暉文明’在使用。 因此還能屬於標準意義上的‘外星文明領土’。 就是單純按天文距離來看... 人類歷史上也沒有過這種級別的‘星際航行經歷’呀! 幾千年了,載人登月就是最遠的一次航行了。 至於那些探測器啥的,都不能作數。 裡頭能返航的都沒多少呢,能在儘可能遠的地方把資訊發回來的,都算質量好了。 其中的絕大部分,其實都是‘往外亂扔不可燃垃圾’而已。 當然。 在眼下,越來越具備星際常識的華國眼裡。 大夥也清楚。 哪怕是回收不了的不可燃垃圾。 作為‘邁出搖籃的第一步’。 那些探測器,都是有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的。 ...但是,也就僅限於歷史意義而已了。 論實際意義的話,不把人送出去、還能全須全尾收回來的。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