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否則他不會在關鍵時刻救了她。
她那雙清澈的眼睛中一閃晶瑩,宋成暄目光微沉,就要再詢問。
徐清歡向桌案上看去:“我來看看你有沒有找到線索。”
她分明沒有說實話,不過他也不會勉強,她那目光閃爍,掩藏秘密的模樣,他已經不是第一次見到。
鳳雛搬來椅子放在書桌旁,銀桂不禁心中長嘆一聲,也許宋家的米是真的好吃,在她眼裡鳳雛額頭上如今已經寫了個“宋”字。
兩把椅子離得那麼近,想必宋大人定然十分滿意。
銀桂和鳳雛走出屋子。
徐清歡和宋成暄一起坐下來。
徐清歡的情緒也恢復如常,如果她再有什麼異常的舉動,定然會被宋成暄看出端倪,也就沒有那麼容易搪塞過去了。
桌子上是幾本攤開的典籍,與市面上常見的版本不同,這幾本書上分別做了註解。
本朝盛行註解書,有名的儒士常在藏書時留下自己的批註。
宋成暄道:“我父親喜歡藏書,曾私下裡與一位先生收集書冊,我在家中曾見過一本三冊註解的春秋四卷,父親頗為喜歡,在我面前誇讚先生是大才之人,可惜大隱隱於市,否則便請先生做我的西席。”
那院子裡的人聰明、謹慎,住在那樣的地方,與宋成暄說的那人頗有些相像。
徐清歡道:“如果能找到類似的批註書冊,就能知曉那先生是誰。”
宋成暄點點頭:“現在我已經有所收穫。”
徐清歡心念一動,她現在明白自己為何會做那個夢了,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她一直冥思苦想住在那院子裡的人到底是誰,總覺得答案就在她的腦海之中。
她的思量沒有錯。
因為那人就是文溪先生,前世宋成暄收集文溪先生的書籍,為文溪先生立了牌位。
也就是說,前世宋成暄查到了這一步,他走的一直都是正確的那條路。
宋成暄將面前的書籍遞給徐清歡:“文溪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