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選擇駐兵龍潭,並沒有繼續向前。他跟柳淳,還有一些重要的將領參軍,在棲霞寺暫居。
原來的王府長史葛誠就興沖沖道:“王爺,此處可是大大有名,三論宗的祖廷就在棲霞寺,自從南北朝時候,就已經建寺,算下來,差不多有千年之多了。名山古剎,鐘聲悠揚,可是這金陵的盛景啊!”
朱棣微微一笑,“葛先生真是博學,俺朱棣就鄙陋多了,我只看見滿眼的金銀,就連寺廟的樑柱都是金絲楠木,真是好東西。”
葛誠尷尬苦笑,這可是名勝啊,王爺的眼裡竟然只看到了阿堵物,實在是俗氣了點……他又瞧了瞧柳淳,“柳大人,不知道你怎麼看?可是覺得此地氣象萬千,不同凡響?”
柳淳點頭,“的確很不一般,如果能修一條路,就可以在山邊多蓋一些別墅,這可是上好的地段。回頭讓他們查查,棲霞寺的和尚有房契地契沒有?還應該查查,他們從什麼時候霸佔了棲霞山,再查查,是誰答應他們建寺的……還有啊這麼多年,他們交沒交土地稅,這些都要查清楚!”
這能查明白嗎?葛誠無奈道:“柳大人,假如都沒有呢?”
“那還不簡單!收上來啊!”柳淳很不客氣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弄一般釋教弟子,燒香唸佛,霸佔好地方,這算什麼啊?”
葛誠咧嘴苦笑,“柳大人,教化功德,他們也不是一無是處,這佛法經典,也是別有一番滋味的,不該一概而論。”
朱棣大笑,“葛先生,弘法是他們的事情,本王不管,但是卻不能在本王的土地上,沒有納稅就去弘法,這就不對了。”
柳淳撫掌大笑,“王爺高見,天大地大,納稅最大!這就是咱們的規矩!”
葛誠掩面流淚,他好想大哭一場……完了,攤上這麼一對君臣,這天下的寺廟要遭到劫難了。
正在葛誠哀嘆的時候,突然有人跑來。
“王爺,這是從城裡送來的一分密信。”
朱棣接過來,展開看了兩眼,就遞給了柳淳,柳淳仔細看過之後,送到了葛誠手裡。
“葛先生,你還是看看這個再哭,如何?”
葛誠接在手裡才看了幾眼,就面色凝重,漸漸的咬了咬牙!
這封信是胡家送來的,在信上說,朱允炆為了籌措軍餉,不惜大開殺戒,國丈馬家已經被查抄。如今京城人人驚恐,各個膽寒。大家翹首以盼,希望王爺儘快入城,推翻昏君,重整乾坤。
胡家願意衝到燕王前鋒,替王爺開城。
葛誠忍不住道:“朱允炆居然查抄了馬家,真是,真是匪夷所思啊!”
朱棣大笑,“我這個侄子還沒有糊塗透頂,只可惜,他清醒的太晚了。事到如今,什麼都改變不了了。”
柳淳輕笑:“朱允炆厚待士人,頻頻加恩。結果到了大難臨頭,這幫人連一點錢都不願意出……朱允炆逼迫他們,這幫人就要獻城投降,人之無情,竟至於斯啊!”柳淳此刻很有些感嘆。
他倒不是同情朱允炆,路都是自己走出來的,至少自己的這位學生,還能從國丈馬家下手,抄家充當軍餉,能弄到錢,總比崇禎強多了。
“葛老先生,老百姓常說一文錢難倒英雄漢,如今朱允炆的下場,是不是應了這句話?”
葛誠咧嘴苦笑,“柳大人高見,老夫算是明白了,你是一定要對天下的寺廟下手了。”
“哈哈哈!那老大人呢?”
“我?我趕緊看看唄!免得過些日子就見不到了。”葛誠說著,小跑著往大殿去,弄得大傢伙哈哈大笑。
胡家只是個開始,接下來各大家族,官吏,軍中的將領,殘存的勳貴,甚至是宮裡的太監,只要能數得上的,不斷有各種信件送出來。
那裡面的詞柳淳都不敢看,真是太肉麻了。
有人說朱棣德比周公,有人說他遠邁堯舜,還說他先帝重生,萬民百姓,盼望燕王,如久旱禾苗仰望甘霖,異鄉遊子盼望父母……
“王爺,恭喜你,多了很多孝子賢孫。”
朱棣掃了一眼,直接道:“都給我燒了,一封不留,記著拿遠點,我嫌臭!”事到如今,朱棣反而不急著進城了。
他能想象到,裡面該是何等的醜陋。
有多少昔日的“忠臣孝子”想要反戈一擊,又有多少奸佞小人希望一朝得道,成為新朝顯貴……毫不誇張講,一百萬人的金陵城,就有一百萬種心思。
“醜態百出,群魔亂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