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民生,倒行逆施,更兼宵小奸佞之臣,圍繞左右,讒言誤國,陷害忠良,離間骨肉,推翻新法……兒不得不舉兵靖難,屈指算來,兩年有餘,兒已經統帥大軍,圍困金陵,靖難成功在即。”
“兒此來,向父皇剖明心跡……新法不可廢,百姓不可欺,奸佞不可留。兒勢必效仿父皇,兢兢業業,宵衣旰食,絕不敢有半點懈怠。兒務必以萬民為念,以蒼生為重,以大明江山長遠光大為先……兒勢必光大父皇聖德,開創大明盛世!”
朱棣說完,行了大禮,這才轉身,從孝陵出來。
祭奠朱元璋,看似沒什麼了不起,不就是過來燒香唸叨嗎?其實不然,朱棣的態度很明白,他自認是繼承老朱的道統,至於朱允炆的皇位,對不起,根本不承認你!
當初我們幾大藩王可是聯手把朱允炆從宗室之中剔除的。
從那時候開始,朱允炆就不算朱家的人了。
“走吧,估計火候也差不多了,該入城了。”
正在這時候,葛誠突然匆匆趕來。
老頭臉色古怪,也不知道該喜,還是該憂。
“王爺,柳大人,剛剛得到了訊息,衍聖公孔訥死於宮中,他的兒子孔公鑑也死了。”
朱棣皺眉頭,“他們怎麼死了?朱允炆會捨得殺了他們?“
葛誠嘆口氣,“這事情老臣也不知道詳細的原因,只不過又傳出訊息,說是暴昭、陳迪、卓敬、毛泰、葉福、韓勇等二三十人,將方孝孺堵在了左順門,他們說方孝孺誤國,且心懷叵測,結果一起動手……”葛誠說不下去了。
柳淳卻把眼睛瞪圓了,“怎麼回事?方孝孺怎麼了?”要說這天下支援變法的人不少,可大多數都是受柳淳的影響,能透過自己思考,獨自主張變法的,只有方孝孺一個。在柳淳眼裡,老方是一個很不好處置的人。
他希望老方能為朱棣所用,可柳淳也知道,方孝孺不會投降,這是他最糾結的地方。只是讓他萬萬沒有料到,方孝孺居然會被群臣圍攻。
“他怎麼樣?是生是死?”柳淳緊張問道,明朝文臣對外是不行的,但是內鬥,甚至鬥出人命,卻是他們最擅長的。
葛誠眉頭深鎖,愁雲滿臉。
“柳大人,據說方孝孺被打得吐血,生死不知,看樣子是凶多吉少了。”
“啊!”
柳淳暗暗咬了咬牙!
這幫文人,還真是不長進,都到了這時候,還在內鬥,方孝孺死了,對於朱允炆的舊臣,柳淳連半點好印象都沒有了,剩下的這幫人,都殺了也不會有誰是冤枉的。
“王爺!該動手了!”
朱棣點頭,“朱允炆連一個方孝孺都不能用,敗亡也是咎由自取,怨不得別人。”
“下令!攻城!”
朱棣一聲令下,靖難軍迅速動員,丘福、朱能各自統帥一支人馬,像兩把鉗子,夾了過來。
在大江之上,陳瑄率領船隻封鎖,防止有人從水路逃走。
朱棣親自統御中軍,以三萬之眾,直撲朝陽門,就在他們趕到的剎那,從朝陽門裡,豎起來一杆白旗……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