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兵力(1 / 2)

小說:初唐崢嶸 作者:狂風徐徐

自當年李善赴任代縣令以來,收馬邑,固雁門,招募人口,大開商路,又重組代州軍,屢敗突厥,終使代地恢復舊觀。

而如今,代地之殘破令人唏噓,境內的代縣、崞縣、繁峙、原平、五臺各個縣城均被攻破,大量的糧草、財貨被劫掠,但損失最大的還是人口。

大量的青壯男女被押送由朔州至雲州、草原,其中相當一部分都是當年李善用欲谷設從突厥交換來的人口。

畢竟突厥攻破雁門關那麼久了,忻州、幷州不好說,也要受突利可汗的直接管轄,但代州距離朔州太近,運送物資、人口並不完全受突利可汗所轄。

不過在代縣周邊,未被突厥攻破的寨堡也有不少,都是代地勢族結寨自保,又有部分代州軍殘部支援,再加上當時秋收剛剛結束,不缺糧草,才能支撐到現在。

代地東南十里處,南望五臺山的一處谷地邊,有一個規模不算小的村落,外圍都已經殘破,但中間有一處以紅磚修築而成的寨堡,高大的城牆不比尋常縣城要矮小,上面甚至還有青壯正在值夜守禦。

一個身披皮甲的青壯突然耳朵動了動,盯著城牆下的一處,突然拿過一個火把扔了下去。

火把如同流星一般被擲出,落地的瞬間,正隱隱對映出十多名驅馬而來的騎兵。

其餘的騎兵都勒住了坐騎,只有一騎繼續向前,不下馬從地上撈起了火把,顯示出高超的騎術,一路馳至城牆下,才摘下頭盔。

城牆上的青壯藉著火光看去,覺得隱隱有些面熟,一旁的幾個人已經高呼起來。

“是三郎回來了!”

“一定是援軍到了!”

城牆上一片譁然,寨門很快就開啟了,玄武門之變後出任左監門衛中郎將的賀婁興舒,身後跟著的是也在北衙禁軍中的李慶,以及隨淮陽王李道玄南撤的代州軍小校李紳。

三人都是跟著蘇定方長途奔襲樓煩關、雁門關,擊潰突厥後,三人因為熟悉地理,被抽調入尉遲恭麾下,一路殺往蔚州,與河北唐軍匯合。

直到今日黃昏時分,蘇定方傳令,三人才從蔚州一路趕來,奉命匯總代地勢族。

胡演、曲四郎與數千突厥狹路相逢,戰前就遣派輕騎迅速北返,蘇定方立即做出了判斷,雖然不知道忻州具體發現了什麼,但有一點是肯定,突厥大軍北竄,屁股後面肯定有唐軍正在追擊。

換句話說,天亮之後,大戰就要開啟,如今代州戰局已經明瞭。

尉遲恭、田留安牢牢的守住了瓶形寨,卡住了突厥往蔚州的要道,數千突厥如今正盤踞在邊界線左右,如今又天降大雪,正惶惶不可終日。

而蘇定方自己率七八千唐騎守禦雁門關,使突厥不能越過句注山走朔州。

蘇定方猜測,李善、劉黑兒、秦瓊會率中軍向北追擊,突厥的下場已經差不多註定了。

原本兵力不佔優勢的中軍,如今的劣勢也已經被填平,畢竟不是在忻州,而是在代州……突厥不會返身去猛攻中軍,而是寄希望能擊破阻礙,或者從小道偷生。

所以,現在兵力不佔優勢的反而是蘇定方,雁門關並不是一個單獨的關隘,而是一個整體性的防禦工事,面積不小。

蘇定方手中的兵力不足,雖然劉世讓、李世績從馬邑、顧集鎮、桑喬鎮調來代州軍,但經過將近兩個月的鏖戰,還經歷了糧草斷絕,代州軍能有多少戰鬥力實在不好說。

更別說時間也來不及了,困守馬邑、桑喬鎮的代州軍因為糧草不足,早在半個月前就開始殺馬就食,所以趕來的速度很慢。

其實,要守住雁門關,蘇定方手中的兵力是足夠的,但如果他將麾下的兵力都用於守禦雁門關,不說圍殲突厥派不上用場,而且也是極大的浪費……用騎兵去守雁門關嗎?

這會導致代州戰場上,最富有戰鬥力的騎兵不能投入戰場,只能被動防禦。

所以,蘇定方才會遣派賀婁興舒等本地勢族子弟召集民間青壯,協助守禦雁門關,讓騎兵騰出手來。

賀婁興舒語速極快的將如今的局勢一一說明,還沒說完,圍攏過來的人群已經騷動了起來……居然是邯鄲王……不,是魏嗣王來援!

李懷仁在代地的威望不做二人之想,當年的李藥師竭盡全力,也無法將這個名字從代州軍中抹去。

等賀婁興舒說完之後,其祖父賀婁善柱立時揚聲道:“當全力以助!”

一旁的幾個家主也連連點頭,魏嗣王來援,趙國公搶佔雁門關,尉遲恭守禦瓶型寨,突厥已至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