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關鍵妙手(1 / 1)

小說:初唐崢嶸 作者:狂風徐徐

在書房坐定後,尉遲恭還在讚賞劉黑兒的勇武。 天策府內,論通軍略,曉兵法,領兵上陣,尉遲恭其實不算出挑,這方面比他強的不少,但論衝鋒陷陣,護衛左右,勇武無敵,尉遲恭卻是最強的。 天策府內的大將,秦瓊、程咬金都經常單獨領軍,唯獨尉遲恭常年護衛李世民身側。 劉黑兒能與尉遲恭打個平手,可見其勇武,而且尉遲恭最擅長空手奪槊,李元吉當年自誇勇武,結果被三次奪槊,這次尉遲恭卻失了手,雙方扯著馬槊相持不下。 “近兩年前,阿黑守禦南關鎮,連敗十餘將,即使是闞陵著重甲持陌刀步戰,也不過打個平手。”李善笑了笑,“敬德兄今日回京的?” “嗯,午後入京,覲見陛下。”尉遲恭輕聲道:“玄齡公囑咐,定要拜會殿下,不過要隱秘些。” “玄齡公也不提前說一句,鬧出這場誤會。”李善嘿了聲,“都知道了吧?” “玄齡公提及,魏嗣王足堪信賴,長史仲良公代秦王傳令,皆由殿下指派。” 房玄齡、韓良都是李世民最信任的幕僚,一個長期在秦王身邊,一個出任陝東道大行臺戶部尚書兼尚書左丞。 尉遲恭看向李善的眼神帶著幾分古怪,這位魏嗣王幾年內一躍而起為天下知,被譽為僅次秦王的名將,在朝中分量極重,但一直是陛下嫡系,從不涉奪嫡,卻不料早早就投入秦王麾下。 只能說,演技太好。 李善有些意外,李世民居然讓自己節制尉遲恭,這麼信任自己嗎? 李善迅速將如今長安的局勢說了一遍,而且還細細剖析開,生怕尉遲恭不能理解……天策府內那麼多良將謀臣,最不可能叛變的就是尉遲恭了,這也是李善建議李世民告知內情的原因。 歷史上,太子李建成一度試圖拉攏尉遲恭,但始終沒有成功,最重要的是,玄武門之變中,是尉遲恭手刃李元吉,而且割下了李建成的首級。 “聽明白了?” “大體明瞭。”尉遲恭遲疑了下,低聲問:“如今秦王殿下尚在軍中,東宮會動手嗎?” “不得不防。”李善的回答非常簡單,尉遲恭只知道部分內情,並不知道李善的身世以及裴世矩,“大軍駐紮何處?” 就算李淵和李世民現在再如何父慈子孝,李淵也不會允許李世民麾下心腹大將尉遲恭帶著三千大軍進入長安,甚至駐紮在長安周邊都不可能。 “奉陛下命,三千精銳駐紮咸陽縣,距離長安三十餘里。”尉遲恭低聲道:“數月前,在下出任延州道行軍副總管,秦王殿下從陝東道抽調兵力北上。” “就是這一批?” “嗯,那一次抽調五千兵力赴延州,這三千均是精銳,乃秦王殿下嫡系。” “其實孤是準備等你抵長安,找個機會見一面……”李善起身來回踱步,尉遲恭的抵達是個好訊息,但如何用卻需要考量。 思慮良久後,李善從桌案下拉出一個抽屜,取出一塊玉牌遞給尉遲恭,“砸成兩塊。” 尉遲恭隱隱知道李善的意思,也不猶豫,拿起玉牌砸在桌案角上,登時裂成了兩塊。 李善取走一塊,“此為兵符,若有人持半塊玉牌來見,你即刻起兵趕往長安。” “起兵?”尉遲恭眼睛都瞪圓了,重複問道:“起兵?” “起兵,或奪城門入長安,或救援日月潭。” 如果長安城內生變,李淵、平陽公主或柴紹的第一選擇肯定是尉遲恭,但訊息未必能傳的出去,但李善就不同了,馬周、王仁表、爾朱煥、曲四郎以及曲四郎已經聯絡過的李善舊部,都有可能送出訊息來。 如果是裴世矩不管不顧,指使攻打日月潭,李善只要短暫的堅守,尉遲恭也能趕來救援……尉遲恭眼神閃爍,真的會有敵軍攻打日月潭嗎? 李善頓了頓,輕笑道:“難道你還怕孤造反謀逆嗎?” 尉遲恭保持了沉默。 “數年內,孤兩度救駕,秦王以重任託付,難道孤居然放著眼前大道不走,卻去走一條死路嗎?” “秦王軍功蓋世,朝中威望無二,除了他,還有誰有資格身登大寶呢?” 看尉遲恭還保持沉默,李善無奈的苦笑道:“敬德兄不會是信了去歲末的流言蜚語吧?” 尉遲恭忍住沒有笑出聲,但嘴角拉出了一條弧線……去年末,長安坊間傳聞李懷仁是皇子,至今還有人半信半疑呢,畢竟李善的父親至今都不知名,只知道姓李,祖籍隴西成紀。 看尉遲恭還沒有開口,李善坐下,想了想才開口:“自武德四年初入長安,孤已擇秦王。” “但秦王心有猶疑,未肯接納,即使孤于山東戰事籌謀有功,一直到武德五年八月,孤即將赴任代地之前,才與秦王正式相見,敘講心意,終得秦王接納。” “其中緣由,秦王知曉,杜克明、房玄齡、長孫輔機也都知曉,敬德兄無需擔憂。” 短暫的沉默後,尉遲恭終於開口,“秦王傳令,皆聽魏嗣王指派,見半塊玉牌,必然領兵至日月潭。”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