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阿史那大將被押送離開之後,李淵笑著點評道:“此人或能再亂突厥。” “呃……”李善不太看好,小聲說:“伯父,阿史那·社爾此人,知曉大局。” “知曉大局?”李淵想了想,搖頭道:“即使如此,但也要放歸。” “伯父說的是,無奈之舉。”李善一副後悔的模樣,“誰想得到頡利那廝居然這麼沒用!” 李淵丟了個白眼過去,還不是因為被你攆著屁股殺的太慘! 頓了頓,李淵笑道:“不過懷仁適才點評,或許有些妙用。” 李善乾笑了幾聲沒再說什麼。 顧集鎮一戰之後,頡利可汗威望大跌,實力也有不小的損失,突利可汗自然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兩方爭權奪勢,水火不容。 突利可汗很快就佔據了上風,如今頡利可汗只能勉強抗衡,雙方勢力對比在顧集鎮一戰反了過來,自然和李善殺的太慘有直接關係。 阿史那族人被殺的太慘,突利可汗在族內的威望不能說有多少提高,關鍵是頡利可汗的威望大幅度下降,這直接導致突利可汗在族內的實力遠遠超過了他叔叔。 頡利可汗除了一波自己的嫡系之外,以大量的中小部落為援,比如鐵勒九部中就有兩支旗幟鮮明的支援他。 若不是此次草原突降大雪,雙方不得已罷手,說不定都已經開戰了。 李淵放歸阿史那·社爾,無非就是希望雙方勢力能達到一定平衡,不要出現突利可汗吞併頡利可汗,一統東突厥的局面出現。 說白了和七八年前突厥一樣,李淵希望看到草原上部落混戰,最好是殺的人頭滾滾……放歸阿史那·社爾、阿史那·思摩,意欲重修兩國之好,其實是在說,你頡利可汗也可以以大唐為援啊。 李善對此實在沒什麼信心,就目前這種局勢,以阿史那·社爾的心計,只怕不會開戰,而是會阻止內亂。 所以,李善有意埋下這顆釘子,一顆在阿史那·社爾與頡利可汗之間的釘子……要知道當年處羅可汗暴斃而亡,其次子阿史那·社爾是有資格繼承汗位的。 一番折騰後,已經是正午時分了,李善索性就留下混了一頓,反正他也不挑食。 “對了,明年當在關內道備兵。”李淵笑著說:“三胡有意請命,懷仁可為副手。” 李善縮了縮腦袋,“前日武德殿赴宴,齊王殿下可沒提起此事。” “更何況,一時半會兒,臣實在不願重返戰場…… 李淵瞥了眼過去,“懷仁不必如此謹慎避嫌。” “伯父說的是,但小侄實在有意明年請命,外出屯田種植棉花,只怕難以分身……” 李善一邊說一邊在心裡吐槽……他相信李淵說的是實話。 真的沒必要這麼避嫌,因為李淵雖然已經五十七歲了,但依舊身強體壯,至於臉上的皺紋……二十年前他臉上就有這麼多皺紋了! 所以李淵覺得,自己至少還能做十幾二十年的皇帝呢……哎,李善為面前這位皇帝默哀,這一世的結局,未必會比原時空好多少……只要不改立太子。 不過,李善心裡有些許疑惑,放歸阿史那·社爾、阿史那·思摩,這是軍國大事,李淵今日都放了話要放歸了,不可能只和自己商議,應該是宰輔、親王議定的事。 即使是自己生擒來的,也沒必要讓自己跑這一趟……還特地在下大雪的時候,讓殿中監陳福跑到莊子裡去叫人。 前日赴宴武德殿,昨日齊王請命,今日就召自己入宮覲見……李善在心裡滴咕,看這架勢,李淵對自己的信任度也不算多高啊。 或許,這是身為帝王的本能? 又或許,出了什麼事? 回到司農寺的李善琢磨了好一陣兒,決定以不變應萬變……如果要出什麼事,自己還是別被捲進去的好,凌敬那句話說的對啊,自己一旦被捲進去,搞不好局勢就會失去控制。 這倒不是說李善本身分量有多重,地位有多關鍵……而是他就是能惹事。 “殿下。” “元楷兄來了。”李善笑了笑,“今日覲見,所以……” “哈哈。”趙元楷笑了,這位上司憊懶……已經是眾人皆知了,“殿下擇隴州還是同洲?” “元楷兄看呢?” “隴州三屯,地勢平坦,不過同洲靠近黃河,水利便捷,各有優劣。”趙元楷仔細分析了一番,最後說:“還是同洲更好。” 【推薦下,野果閱讀追書真的好用,這裡下載 .yeguoyuedu 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李善想了想,畢竟剛剛開始,不需要太多的田地,點頭道:“那便同洲吧,還要拜託元楷兄。” “分內事。”趙元楷笑呵呵的說:“待得明歲有大批棉襖,百姓當免冬寒之苦。” 盡特麼扯澹,剛剛開始只能在軍中推廣,讓府兵親身體驗到好處,才能順利的推廣到民間,李善隨口附和了幾句,突然說:“今日陛下提及,當在關內道備軍。”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