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的4月,另有兩件大事:
《憲法修正案》規定,土地使用權可以依現法律的規定轉讓。瓊脫離粵,獨立建省,成為中國第31個省級行政區。
跟國庫券相比,瓊州建省才是真正的舉國轟動。
當時號稱“十萬人才過海峽”,無數年輕人蜂擁而至。你問他們來幹什麼?他們自己都不知道,但沒關係,“必須要去,不管做什麼!”
據說當年的省會汽車站,利用候車室的長椅,每人發一床蚊帳就當床鋪,住一宿一塊五。
街頭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景象,一大批文史哲、音樂、美術、外語出身的年輕人在開飯館、擦皮鞋、賣報紙、賣唱、變戲法……根本沒那麼多就業機會,都是盲流。
真正玩得轉的,還得是體制內。
馮侖就寫過:自己被調去瓊州,當改革發展研究所的副所長。省委給了他們5萬塊錢、一輛車、一臺電腦,外加1萬臺彩電的批文——讓他們把倒批文的錢作為開辦經費。
後來他搞了個雜誌《新世紀》,招了一名員工,叫潘石屹。
然後全省開始炒房,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
5月1號,放假一天。
許非還有工作。
在部隊籃球場的攝影棚裡,藝術中心的頭頭腦腦匯聚一堂,看著一份表單又喜又怕。
“長命百歲礦泉壺,贊助費二十五萬。”
“百靈鳥潔廁靈,贊助費八萬。”
“義利快餐廳,贊助費二十萬。”
“蘇門答臘傢俱廠,贊助費五萬……”
這是許非從各路奇葩產品中,挑選出的不那麼奇葩的產品,一共七個,共八十萬。
礦泉壺他專門研究過,就是人工礦化水。水中可溶入少量的礦物質鹽和極微量的微量元素,對人體沒卵用。
就像賣假藥那幫貨,把撲熱息痛碾碎了,兌點爐果裝膠囊裡,吃不死,也吃不好。
爐果知道嘛?
大東北的傳統甜點。
礦泉壺這玩意蒙人,但無害,就算自己不接,人家也能找別的渠道,何況錢給的多。
潔廁靈麼,大雜院用不上,公廁可以啊。
義利快餐廳,第一部的大金主,第二部漲了十萬——肯德基帶來的壓力相當大。
蘇門答臘傢俱廠,京郊的一個鄉鎮企業……
總之都還可以。
但李沐傻眼啊,還沒開拍先賺了?上哪兒說理去?
之前定的是,單位拿一半,許非拉一半,共六十萬。結果第一部太火,直接變成了一百一十萬。
鄭小龍這種老員工喜極而泣,賠了好幾年,終於見著回頭錢了。
京臺允許藝術中心自己籌資,所以不用上交。五六雙眼睛火辣辣的瞪著李沐,催促道:“主任,簽字吧!”
“籤吧!”
“籤!”
李沐也晃過神,心潮澎湃,掏出鋼筆刷刷寫上名。
許非拿起檔案,“行,我明天就知會他們,開機前肯定能到賬。”
“先別急,我說說這個錢怎麼用。”
“贊助拉了八十萬,三十萬拍戲,三十萬給中心,十五萬給各劇組留著,以備不時之需,剩下的五萬年底發獎金!”
“您敞亮!”
齊豎大拇指。
“少拍馬屁,劇本搞的怎麼樣?”李沐道。
哎喲,一提劇本,簡直痛不欲生。
梁左、鄭小龍、李小明、陳彥民、魯小威、許非六個人是主力,每出來一集,六人先看,碰頭討論,哪裡需要修改,再由執筆的人做改動,都透過才算完成。
“主任,這事真別催,已經盡力了。”
“最近天天熬,頭髮都少了。”
“行了,該受的罪還得受。”
李小明是藝術中心的頭號編劇,拿出幾份稿子,“剛寫完一集,拿回去看看吧。”
“現在一看字就想吐。”
許非拽過一份裝包裡,也掏出幾份發給眾人,“我也有一集,都瞅瞅,明天再研究。”
“明兒見。”
“明兒見。”
…………
許非忙活了半天工作,告別小夥伴,回到百花衚衕。
以前在衚衕裡才能享受到打招呼的待遇,現在滿大街都是熟人。
“小劉同志好啊!”
這是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