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國內廣告行業飛速發展,但十分不規範,不成理論體系。國家管控的也嚴,施行批准制,一座大城市就一兩個國企廣告公司。
過幾年才會改成申請制,個人也可以申請成立。
現在的廣告形式非常單一,一個畫面,幾句產品介紹,聯絡電話和地址。有些還會把廠長、老闆的姓名堂而皇之的寫上。
陳小旭看著就特糙,跟許老師呆久了,審美眼光蹭蹭上漲。
她琢磨廣告業,就跟張儷試水幕後一樣,不曉得適不適合,但目前對這個挺感興趣,遂學習學習。
因為她發現,自己很喜歡創意性的賺錢方式,有成就感。
“喵……”
小旭看了一會書,石榴終於想起了作為王者的尊嚴,不滿的叫了一聲。她揉揉貓頭,把書放下,又拽過一個筆記本,在肉墊上寫了幾段,然後才站起身。
石榴蹭的跳下地,向看熱鬧的狗呼了一巴掌,頓時打了起來。
白色衛衣,牛仔褲,運動鞋。
經過薰陶,倆姑娘著實愛上了這種褲子和鞋,耐穿又方便。
她拿著許老師的照相機,本想騎車,一瞧沒了,遂溜溜達達的奔公交車站。
……
“歡迎下次光臨!”
“您慢走!”
伊蓮服飾店內,王柏琳剛送走兩位顧客,立時又堆滿笑容,“小旭姐姐!”
“嗯,嬸子呢?”
“裡面呢。”
陳小旭徑自找張桂琴,張桂琴見她揹著包,拿著大相機,奇道:“你咋來了?”
“瞧瞧那個勸業場。”
她捱過去十分親近,笑道:“也不怎麼樣,跟趕大集似的,全是棚子,衣服也少。倒是門口的香妃烤雞生意最火。”
“人家才剛開業,總得緩衝緩衝。不過這臉對臉的,確實不太好……”張桂琴也擔心生意被搶。
“所以要宣傳呀!我跟許非說了,做個大廣告牌放頂上,人一來都能看見。”
“行啊,你們定了就行。”
“嘻,還有一個我沒說,您先幫我參謀參謀。”
小旭翻出一張報紙,指著一則新聞:
“前不久,一輛火車專列22節車廂,運載著共47組大型燈組抵達京城,成為大街小巷的談論焦點。
這些燈具來自巴蜀的自貢。
今年是京城的國際旅遊年,其中一個活動便是全國彩燈大聯展。但相關負責人在參觀完自貢燈會後,決定將其辦成自貢專場……
據悉,這些燈具要經過一個月左右的安裝,預計於六月份,在北海公園與大家見面。”
嗯?
張桂琴琢磨琢磨也來勁了,“你是說在燈會里打廣告?這主意不錯啊,人流那麼多,效果肯定好。”
“不是那種畫板廣告……”
小旭摟著嬸子的胳膊,笑道:“北海龍燈會,伊蓮時裝展,您覺得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