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遠遠不如李連杰、吳京那些全國冠軍。
參加過華東地區武術大賽,以一套醉劍奪冠。同年因腿部受傷,轉到造紙機械廠工作。
不過自己沒放棄,深研數年,遍訪實戰名家,並完成了雙手劍“螳螂穿林”構思,名動全國此時已經三十多歲了。
後任某省武術隊教練,被張鑫炎請進影視圈,拍過《少林寺》、《少林小子》、《黃河大俠》等等。
當然對後世來講,《倭寇的蹤跡》、《箭士柳白猿》更津津樂道。柳白猿裡耍的那段大槍桿,只能臥槽臥槽臥槽!
於承惠話少,也直接,問:“兩位找我什麼事?”
“是這樣,我們是亞運會籌備組,負責開幕式表演。其中有一個武術節目,想請您登臺舞劍。”
許非巴拉巴拉介紹一遍,於承惠思索片刻,“你想看什麼?”
“醉劍!”
程東也激動,“您的醉劍是一絕,就該讓外國人見識見識。”
“……”
許非見他有點猶豫,問:“您有什麼要求儘管提,我們商量著來。”
“為國出力,義不容辭,但我能不能練雙手劍?”
於承惠解釋道,“我從武術界轉行,就是想借用電影讓大家瞭解雙手劍。現在武術界仍有很多人不承認雙手劍,因為它失傳太久,覺得歷史上根本沒有這種招數。
但怎麼可能沒有呢?
茅元儀在《武備志》裡就收了一部雙手劍譜,說‘古之劍可施於戰鬥,故唐太宗有劍士千人,今其法不傳。’
所以是有雙手劍的。”
一搭話,許非就覺著有境界,可以稱之為武術家。
雙手劍,不是兩隻劍,是雙手持劍。
據說唐代盛行,後傳入日本,對日本劍道影響深遠。到了宋代,劍術失傳。明代有個人叫茅元儀,試圖借鑑朝鮮雙手劍來複原中國雙手劍,但沒有成功。
當然還有種說法,朝鮮雙手劍是戚家軍所傳。
許非瞅了瞅程東,程東顯然是迷弟,考慮片刻即道:“我們儘量把雙手劍融入進去,只要您肯來,一切好商量!”
(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