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非從未見過這麼多人聚集在一個地方。
工體已經夠大了,可當他從通道出來,只覺眼前烏央央一片,場地上,看臺上,跑道上,連罩棚都有工人在檢查維護。
最先注意到的是主席臺對面,負責翻板的一萬人早已演練起來,全程十幾幅圖案,每人十幾塊板子,統一編號。
記憶性的東西還好,關鍵得舉著,整個開幕式都得舉著。
許非繼續往前,來到了跑道上。
左右坐著五百多個妹子,青澀純粹,全是本地中學生。穿著碧荷色的長裙,手裡拿著白色輕紗,這節目叫《碧水風荷》。
沒鋪草皮的場地上,更有一千多漢子在休息。一水的古代士卒服裝,明黃打底,大斜襟勒在胸前,裸著半個膀子,黝黑精壯。
回頭看,自己隊伍在觀眾席上,也是一千多號,十八個獅子頭格外醒目。
他和程東爬上去,找到吳經,照例摸摸頭。
“於老師沒來?”
“他們要晚一點,畢竟是個人專案。”
“那你來這麼早幹嘛?”
許非又伸出手,吳經這回不讓摸,往旁邊一閃,“我是團體專案。再說不早行麼?每組那麼點彩排時間,你要不來,上一組就腆著臉繼續耍。”
“哦,其實這麼整更亂,還不如按順序來,一組一組單獨排。”
“節目太多,怕時間不夠,這都24小時連著轉呢。”
聊了會,音樂聲停止,廣播起:“好了,休息結束,我們利用最後一點時間再來一遍。”
話音未落,鑼鼓組紛紛起身,先撤到場地外。
剎時間,整個工體格外安靜。隔了幾秒鐘,又從北側跑進場內,伴隨著一千多漢子的吶喊:“啊……”
“哈!哈!”
迅速組成佇列,開始表演。
鄧在君帶著轉播團隊,從各個角度抓最合適的鏡頭,商討如何切換,何時特寫,何時航拍,何時遠景。
許非坐在席間,忽覺耳膜震顫,沒有任何音樂,只有從遠古演變而來的粗獷之聲。
幾百面鼓,幾百面鑼,成百付鐃鈸,共鳴齊奏,音如天地轟隆,人如征戰沙場。前後進退,左右開合,鼓鑼鑔花綴綵帶上下翻飛。
威風凜凜!
“……”
眾人停下手頭工作,齊齊注目,這已成了他們的常態。
在運動員入場、宣誓、退場之後,緊跟著便是鑼鼓。頭一個亮相,頭一個把中國的古老和轟鳴展現在世介面前。
“咚咚咚!”
“鏘鏘鏘!”
震耳欲聾的聲響,已不僅僅是一個排練的節目。
所有人,所有在這塊場地付出心血和勞動的傢伙,都在靠這一聲聲鑼鼓支撐、自豪且期待著。
四個月,還有四個月……這個國家和人民太需要這樣一個機會,告訴別人也告訴自己,我們仍然站著!
彩排完全照開幕式的標準,隨著四條十八米長的充氣巨龍騰空而起,鑼鼓隊結束表演。
“嘩嘩譁!”
“好!”
“今天也不錯,加油啊!”
“加油!”
小姑娘們喊的最歡,而待鑼鼓隊一下場,麻溜跑進去佔領。
前兩個節目,一陽剛,一柔美。
五百多個女孩子舞著白紗,盈盈款款的走來,變幻出各種佇列。臨到末尾,十幾人推著移動升降臺入場,做成一個蓮花瓣狀。
花瓣綻開,於文華緩緩升起。裡面還有一根圓形金屬做的花蕊,其實是給她扶著保持平衡的。
“這挺有創意啊!”許非樂道。
“人家唯一一個獨唱,得整好點。就是上頭美倫美倫,下面十幾個人撅屁股推車,有點掉價。”
“咱們也一樣,就這技術。”
“是啊,沒辦法!”
程東搖搖頭,嘆道:“鄧導演跟我們保證了,到時儘量不拍下面,電視裡看不著就得了。”
《碧水風荷》排了一陣,於承惠等人也來了。
老俠客還是那麼精神矍鑠,雙目有神,穿著那件破坎肩,手裡拎著兩把劍。他第一次帶劍來,大家眼睛都直了。
許非搓搓手,心癢難耐,“呃,我能看看麼?”
“當然可以。”
於承惠笑呵呵的把劍遞過去。
在中國歷史上,劍通常都很輕,1公斤,或者不到1公斤。別覺得誇